在上汽大通看来,造车模式从B2C发展到C2B,是一次巨大转变。C2B模式第一个颠覆在于,以前B2C是通过请调研公司来把握用户需求,C2B是直接请几十万用户来告诉企业需要什么,第二个颠覆在于,B2C是整车厂、经销商根据市场来定车,以此建立销售,现在希望产品由99%的用户来定,然后按订单生产。
这意味着,在技术层面,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C2B造车模式需要智能制造系统、智能供应链、大数据积累平台、智能平台的支持,而这些都是考验车企“B端”能力的关键要素。C2B最关键的是如何把智能制造和柔性制造发挥到极致。传统工艺的工装往往比较固定,而针对大规模定制,工艺和工装必须柔性化,这是挑战之一;其次,在大数据、云平台的支持下,所有数据系统要完全打通,不只是物流计划,产品开发、主要的质量控制点,包括交付的关键路径等都要互通。
在成本层面,C2B的定制产品一定要有竞争力。虽会有一些用户因特别个性化的需求会使成本增加,但这些用户也要为这些额外需求买单。现在D90的定价约为合资企业的50%~60%。事实上,对上汽大通来说,D90还是一款“投石问路”的产品。虽然从消费者参与度和评价来看达到了预期。但产品大规模智能化定制,上汽大通还没有完全走完。
未来,房车业务,包括后续G10、V80产品打造都会用此模式。”蓝青松说。上汽大通的C2B造车只算做到了“0.1”阶段,企业与用户的互动黏性、互动频率还不够,此外,活动的生动性、娱乐性、个性化,也都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