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的小型汽车的“零产量”,到2010年的9.4万台,再到2015年成都造汽车突破百万,达到105万台,成都仅用了12年时间,而在2016年底,成都已经成为西部汽车产量“第二城”,达到115.4万辆。,成都提出力争到2022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5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而汽车制造业则是除电子制造业外,成都工业的关键支柱。
目前,成都已经聚集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沃尔沃、吉利等11家整车企业,初步搭建年产140万台整车生产能力平台,成为西部地区第二大整车生产基地。整车产量从2008年的1.6万辆到2016年的111.6万辆,9年时间增长了69倍。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成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与这座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从2003年至今,成都市GDP从1870亿元,逐年增高,到2010年达到5551.3亿元,2015年突破万亿元大关,为10801亿元,而在2016年,继续增长到12170.2亿元,经济总量排名全国8位。与此同时,成都房价始终保持在缓慢上涨态势,留给了当地居民更多的消费空间。
成都在汽车消费端有着如此大的实力,还有其他重要因素。第一是成都地处四川盆地,长久以来对外交通不便,四川省内的资金流、物资流都大量集中于此,推动了成都市的消费多样性。第二是作为西部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之一,周边除重庆外无其他城市有比其更多的消费业态,因此对周边城市居民有吸引力。与此同时,成都市的汽车消费端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而在生产和消费端之后,处于汽车行业产业链的末端汽车养护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