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个月,继悟空单车和3Vbike相继宣布停运后,又一家共享单车企业町町单车被曝倒闭跑路。而两大巨头摩拜单车与ofo不仅开辟海外市场,也进入红包、月卡、免费骑的烧钱大战,加之监管愈加规范,共享单车正在上演新的“冰与火之歌”。海外是国内白热化竞争之余的出路之一,除了摩拜和ofo之外,停运的3Vbike法定代表人巫盛华8月14日也表示,目前正在尝试海外市场。随着摩拜单车和ofo单车在份额上占有越来越大的优势,二线企业的市场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此外,资本也会向头部企业集中,摩拜单车和ofo的竞争优势将会更加明显。但局部市场仍有机会。

千讯咨询了解到,2016年底,一张满屏是共享单车应用的手机屏幕截图在网络流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17年6月,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达1.06亿,占网民总体的14.1%。据QuestMobile8月数据显示,摩拜单车和ofo构成国内共享单车第一梯队,竞争依然胶着。共享单车从诞生之日起似乎注定是烧钱的,摩拜单车原版造价成本高达3000,而与其功能相近的ofo单车成本仅200元左右,但ofo单车高损坏率,也使其后期不断投入维修养护费用。
尽管如此,但为了争抢用户,今年以来,摩拜与ofo便开始了免费骑的竞争,从三天免费到一周免费,再到一个月,似乎这场烧钱大战愈演愈烈。近期,摩拜单车推出“2元30天、5元90天”的优惠活动,意味着摩拜的顾客只需要支付象征性的费用,而非一次1元的“最低消费”。ofo也不甘示弱,推出了“免费骑行月卡”,抢到“月卡”的用户可以在一个月内免费骑行。竞争不仅是摩拜和ofo两家单车企业的单打独斗,阿里和腾讯也卷入了共享单车的“黄橙大战”之中。2017年3月,ofo宣布与支付宝芝麻信用达成合作,对芝麻信用达到一定分数的用户,可以免押金直接用车。8月,摩拜宣布与微信达成合作,用户在微信摩拜单车小程序中注册账号后即可享受每周5次免押金骑车的待遇。
《中国单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在国内烧钱的背后,两家企业同时瞄准了海外市场,今年8月,摩拜单车宣布进入英国伦敦,截至目前,已进入全球5个国家的超过150个城市,投放超过600万辆智能共享单车,覆盖超过1亿全球用户。而ofo也进入全球8个国家超170个城市,为上亿用户提供超30亿次出行服务。有业内人士认为,共享单车采取国内走量、海外赚钱的策略,毕竟摩拜单车海外收费每半小时0.5英镑。也有声音表示,海外的单车数量少,尚不足以覆盖海外运费,短期内赚钱也可能性不大。
相关研究报告:
单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单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单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