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企业不应该把自己局限于中国市场,可以尝试通过与优秀企业进行国际合作的方式建立一个全球化平台,实现国际化。两年前,当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说出这句话时,他自己恐怕也没有想到,不过两年的时间,这句豪言壮语竟然是被共享单车实现并且逐渐蔓延开来。在资本推动下愈发火爆的共享单车平台,早就不满足于国内市场,在今年年初竞相出海发展。在海外市场,他们或者联合当地合作伙伴,或者与政府职能部门携手,当然也有从零做起、突然空降的举措。

虽然这几个月来各共享单车平台的境遇、前景并非一片大好,但也塑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创业2.0时代的风貌,并对未来国内创业企业出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一向以C2C模式被人诟病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竟然会出现共享单车这样一个模式创新、且反向输出海外市场的异数。从去年年底开始,一直屈居于行业第三的共享单车,在行业巨头摩拜、ofo仍旧蓄势待发前突然出海,并于今年1月份在美国大旧金山地区率先投放了共享单车,抢了后两者不少风头。
千讯咨询获悉,两大共享单车巨头在海外不断开辟新的角力场,半年多时间,你追我赶将触角伸向了海外多个国家和城市,近两个月更是几乎以两周一个城市的速度进行扩张。共享单车从6月份开始加速发力,先是在6月13日进入英国曼彻斯特和索尔福德,投入上千辆共享单车;随后6月22日,正式进入日本福冈和札幌等城市,并且于日本福冈市设立了分公司;之后,摩拜又先后进军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米兰,以及英国伦敦。
而ofo的步伐也迈的飞快,过去几个月先后进驻美国、英国(伦敦)、哈萨克斯坦和泰国,而在8月3日,ofo在马六甲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进入马来西亚,打通了我们常说的“新马泰”。其他共享单车平台也没有放松追赶。同样在6月份,小米旗下的共享单车也宣布进入日本市场,不过采取的方式是与当地高校合作,从校园包围城市;而小蓝的运气较差,在旧金山运营期间因无照经营被政府勒令退出。美国市场的坏消息,还包括ofo共享单车出现在斯坦福大学后不久,被校方要求撤离,同样的遭遇也发生在了摩拜身上。
《中国单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共享单车积极出海,在海外跑马圈地,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是“彩虹大战”过后,国内市场突破空间已经很小,无论是自身发展还是打通全球化IOT平台,共享单车平台必须要寻找增量、转移战场。二是处在风口浪尖、备受资本青睐的共享单车要保持高估值,获得更大资本加持,必须寻找新的突破点。而模式原创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势必给共享单车们带来更多红利。
相关研究报告:
单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单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单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