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中国逐渐成为“车轮上的国家”,交通拥堵的城市逐渐增多,停车也成为难题。拥堵,不仅是因为车多,更是由于通行效率低下。而城市停车位缺口巨大的同时,却也有很多车位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怎么办?各地开始运用“互联网+”的手段,包括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停车等在内的共享交通的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案。除了身份易被借用的问题,共享汽车还需解决违章记分停运问题。按照我国法律,违章记分和罚款对车不对人,而违章的确认又有延期,这导致租赁公司和用户之间容易发生扯皮。

千讯咨询获悉,随着政策对风险的“筑底”,共享汽车这一行业有望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交通部、住建部8月8日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设专章要求充分认识发展分时租赁的作用、科学确定分时租赁发展定位、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建立健全配套政策措施。相比于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修改不多,包括:将适用范围限定为小微型客车租赁;充实了反恐防范相关要求,增加了“维护公共安全”“按要求采集和报送有关信息”等内容;增加了“鼓励使用新能源车辆开展分时租赁”“鼓励分时租赁经营者采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等表述。
有受访专家表示,由于缺少司机和门店服务、汽车相较自行车对交通安全影响更大等原因,使得共享汽车比网约车、共享单车的风险敞口更大。及早出台指导意见,对风险进行政策筑底,有利于共享汽车行业规范发展。共享汽车行业将迎来密集布局期。但由于停车位、充电等配套设施建设需要具体措施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实践表明,共享汽车或将在公务、旅游等特殊场景中先行破局。
今年4月,一名驾照被吊销的大学毕业生借用朋友账号驾驶共享汽车,途中发生一死两伤的交通事故,这起事件凸显共享汽车带来的交通责任预防和分配更加复杂。相较于传统的汽车租赁方式,共享汽车的租赁方式,省去了面对面的人工审查,无形中放大了安全隐患,并且非注册用户可以在软件中使用注册用户的信息进行身份认证,一旦经过认证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租赁的相关操作。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共享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法律法规的漏洞。据了解,《指导意见》对车辆保险、检测、日常维护、承租人身份查验等安全风险设置了防火墙。除了身份易借用的问题,共享汽车还需解决违章记分停运问题。按照我国法律,违章记分和罚款对车不对人,而违章的确认又有延期,这导致租赁公司和用户之间容易发生扯皮。此外,如果被记分太多,车辆要被停运。
相关研究报告:
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