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实验都需要在中国道路环境进行测试,企业去美国等其他国家进行道路测试都不能解决将来在中国市场可能遇到的问题。上海国际无人驾驶汽车城国家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上海)示范区原计划到2017年底建成27平方公里的开放道路测试区,到2019年建成100平方公里的典型城市综合示范区,到2020年建成面积150平方公里、道路500公里、含150个以上城际综合交通场景的“示范城市+共享交通走廊”。去年该示范区参加了工信部、公安部和交通部联合发起,由全国无人驾驶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研究的《智能网联汽车使用公共道路进行测试的规范》,但目前该规范仍未通过各部委审核。

企业偷偷上路测试的数据不能公开,社会资源就不能充分利用。政府批准企业上路测试的同时,可以要求企业公布公共数据、事故数据等非商业机密的数据资源,为相关监管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中国无人驾驶搬运无人驾驶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未来无人驾驶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和网联化两个方向,如果一味固守既有法律法规,不能以开放的态度及时对无人驾驶产业给予鼓励和支持,将会贻误我国迈向无人驾驶车强国的机遇期。
据千讯咨询了解,无人驾驶车刚出现时也曾被规定必须让道给马车。人类发展就在于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从无人驾驶车发展历史来看,上世纪初美国引领无人驾驶车工业流水化生产,70年代省油的日本车打败耗油的美国车,都是因为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方向。我们能否在无人驾驶无人驾驶车时代领跑,关键在于能否尽快突破认知局限,形成有利政策。
目前,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主要无人驾驶领域技术领先的国家都在进行相关立法,以适应新时代无人驾驶领域的发展需求。德国联邦参议院5月12日通过了首部关于无人驾驶车的法律,允许装有自无人驾驶系统的汽车上路并在特定条件下代替人类驾驶。这是全球首次将无人驾驶纳入生效的道路交通法规中。作为世界无人驾驶车强国,德国这次又走在了前面。德国运输部长多布林特在法律通过后表示,无人驾驶带来了汽车发明以来最大的出行变革,因此德国选择了“全球最现代化的道路交通法。”
日本警察厅也于6月1日公布了无人驾驶汽车在开放公路上进行测试所需的道路使用许可标准,使日本无人驾驶车辆进入开放道路测试有法可依。这是日本首次允许无人驾驶汽车在驾驶座无人的状态下进行开放道路测试。2016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就成立了无人驾驶战略本部,而推进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和应用正是日本中长期发展战略“未来投资战略2017”的重要部分。
而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研发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国家之一,美国早在2016年9月就出台了第一份《自动驾驶汽车联邦政策》文件。在此之前,已有多个州通过州立法为无人驾驶汽车进入开放道路测试开了绿灯。我国可以借鉴上述国家的经验,通过制定临时法规的方式,允许无人驾驶汽车在一定条件下进入开放道路测试,比如必须先通过在封闭测试区对避撞能力、感知能力等方面的测试。
相关研究报告:
无人驾驶搬运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无人驾驶搬运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无人驾驶搬运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