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第二批队企业小鸣共享单车从今年5月起开始不再投放车辆,开始从重资产的模式向轻资产转型。千讯咨询获悉,未来可能会发展为自营以及为其它共享单车企业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开放平台。陈宇莹说,小鸣共享单车3月份开始做电子围栏,到4月中旬的时候,运营的效果还不错,5月份开始,便不再大规模的生产自行车,只是少量的生产,去替补一些损坏的车。

之所以选择转型,因为ofo和摩拜两家公司的自行车加起来已经快2000万辆,其它公司再怎么投车,行业都是以他们为主导的,容量已经很大程度上被满足了。 《中国单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原来很多市政的共享单车现在是闲置的状态,所以共享系统的方案第一步做的是市政的共享单车,比如小鸣共享单车刚刚在株洲就是把市政共享单车的整个团队和体系先接纳过来。
几个条件可以保证共享单车公司持续经营下去,第一是资金实力很强,可以不停的投车。第二是在城市的绝对占有率很高,也就是抢先进入了其他人还没进入的城市,并在城市保持一定的占有率。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路。共享单车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的烧钱。算账的时候都在算一辆车多少钱,但事实上共享单车的成本并不只是自行车的生产成本,还包括车辆运输的成本、调度的成本,车的损耗,如果需要人去搬车,定点停放,还需要人力成本。从骑行线路图中可以看出,单共享车自然的潮汐是很少的,那个是一个理想状态,事实上都是要靠调度的。
一辆自行车每天的调度费大概是6、7元钱。即使每天需要调度的车子占总量的30%,这个成本也是很恐怖的。即使财大气粗的摩拜共享单车和ofo,也在降低成本方面费劲了心思。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摩拜共享单车推出了红包车,向用户发放红包请用户把车骑到地铁站。共享单车的运营有几种方式,首先是自运营,然后是请别人运营,第三是用户运营,最终是大众运营。目前摩拜主要依靠用户运营,希望下一步可以走到大众运营。
现在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地的破坏比较严重,共享单车的出现动了黑摩的的奶酪。对于这个群体,我们也需要他们,他们对城市很熟悉,对基本的维修很熟练。ofo在成都探索了一种共生模式,ofo现在把非法客运人员发展成运维人员,经过培训后上岗。短途共享出行的空间很大,是一个非常优质的流量入口,并且获取用户的成本很低,因此就要看有多少钱玩下去。向三、四、五线城市下沉或转变为第三方服务平台,或许才是共享单车行业小品牌的生存之道。而今年下半年,对共享单车来说,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时刻。
相关研究报告:
单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单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单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