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突冷”和商用车市场的“大热”形成了鲜明对比,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则相对稳健,增速仍保持两位数。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今年1~5月,统计的13119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为15847.43亿元,同比增长12.47%;利润总额1206.92亿元,同比增长14.65%。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与此同时,零部件行业也在面临一场新的战役——越来越开放的中国将迎来更多国际化零部件公司。
应该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国际化”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汽车电子等领域外商投资股比放开及地方政府鼓励性的外商政策,表明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更积极主动地对外开放,外资企业需真正拿出技术才能在中国市场立足;另一方面,很多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通过海外收购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并反哺主营业务、反哺国内市场。
如今,准备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零部件公司范围还在扩大。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除了传统的跨国零部件巨头,来自海外市场的、兼并或分拆后的新角色及新势力不断涌入,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成为“群雄逐鹿”之地,赢得中国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提高全球市场的业绩。
那么,中国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该如何在本土打赢这场战役?
伟世通公司总裁Sachin Lawande曾说过一句话,点出了这个问题的关键:“过去几年,伟世通在中国发展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事实上,人才问题不但是过去和现在,甚至在未来也将是各大零部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以说,人才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无论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还是中国车企“走出去”,都需要能够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的人才。除了凝聚起人才,更关键的是让人才能够真正在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
相关研究报告: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