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开网约乘用车”已渐行渐远,“补贴大战”也已消失。这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一年后,行业发生的明显变化。网约乘用车行业正走向正规化。近日有报道称,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统计,126个城市公布落地实施细则,按照网约乘用车业务的集中度来看,总比例95%以上业务的城市已经发布政策。

然而,如何获得各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成为现在网约乘用车平台的“老大难”。目前神州专车在31个城市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首汽约车在24个城市取得牌照,滴滴出行取得了超过20个牌照,易到取得了8个牌照。 《中国乘用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各地网约乘用车政策往往增加了“设立分支机构”、“设置办公场所及人员”等要求,甚至有区县级政府部门作出上述要求,这导致一些网约乘用车平台持观望态度。
7月27日,千讯咨询了解到,《暂行办法》就将出台满一周年。就在几天之前,据广西日报报道,7月21日,南宁市城市客运管理局向首汽约车、神州专车两家网约乘用车平台公司发放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这是该市发放的首批网约乘用车经营许可证,标志着该市有了合法的网约乘用车平台。
按照《暂行办法》,网约乘用车平台取得牌照,除了需要具备各种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和经营管理等制度外,还需满足两个硬性条件: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在服务所在地有相应服务机构及服务能力。就前者而言,《暂行办法》删除了征求意见稿中的“服务所在地与注册地不一致的,应在服务所在地登记分支机构”。
但这个被删除的规定又出现在了很多地方政策中。申请人为非本市企业法人的,还应当提供在本市设立的分支机构营业执照”;无锡市规定,“在本市市区注册登记的企业法人或者分支机构”。一名网约乘用车从业人士分析认为,这意味着网约乘用车平台需要在全国许多城市获得行政许可,需要先注册分公司,并凭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线上能力认定函和公章等原件挨个递送。
相关研究报告:
乘用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乘用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乘用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