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汽协发布2017年上半年乘用车行业产销数据,半年来,多家乘用车企业负责人在不同场合对于乘用车市“不乐观,比想象中困难,少有的寒冷”等措辞不同但都指向低迷的表态,也有了官方数据佐证。据千讯咨询了解,今年1-6月,中国乘用车共销售1335.39万辆,同比增长3.81%。其中,商用车销售210.09万辆,同比增长17.4%,乘用车共销售1125.30万辆,同比增长1.61%。乘用车四类车型中,只有SUV保持增长,轿车、MPV等车型产销都继续下降。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的统计显示,今年1-6月份广义乘用车销量1080万辆,同比下滑0.2%。根据乘联会统计,这是自2005年以来,我国乘用车市场上半年销量13年来首次出现下滑。“上半年的乘用车市场情况,可以说是本世纪以来最差的。”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如此评价称,往年的乘用车市场增速一般都在GDP增速之上,也高于整体乘用车市增长,但今年已降到之下,这超出了业内此前的预期。
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于全年的增速预期为5.8%。4月,乘联会已将今年的销量增速预测从之前的6.5%下调至5%。但从目前情况来看,5%的增速也难实现。今年前5个月乘用车终端销量是负增长,-4%的增长,这是10多年来没有过的。合资企业一季度基本上是负增长,包括零售。上半年平淡的表现是客观事实。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是,一季度价格战,市场还是打得比较猛的,这个价格战比去年来得早,去年大概4月份开始,现在3月份就开始了,这个现象不容忽视。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74.49万辆,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0.2%。尽管同比与环比增长的数据都不高,但在崔东树看来,6月是上半年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乘用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今年3~5月的单月销量增速均在2%左右,6月5%的增长已经是较大增长,而从环比来看,这也是近5年乘用车市场首次实现连续5个月的环比正增长。大家对年初的低增长是有预期的,2016年乘用车市异常火爆的透支因素促使2017年1季度消费提早释放。但4月份以来市场依然低迷,则表明有更复杂的环境因素组合,导致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出现异常调整,也就是先投资后消费。
2016年12万亿的新房销售额是乘用车销售额的4倍,2016年-2017年5月的居民新房购买持续火爆,近40%左右收入用于购房。房地产价格暴涨带来高端部分居民财富暴涨,但加剧了先买房不买乘用车的现象。在一些乘用车企人士看来,宏观经济仍处于调整期,消费增速放缓是乘用车市遇冷的大背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561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在粮油、饮料、服装、药品、家电、通讯、装潢等10多类消费品中,乘用车的消费增长最低,同比增长4.2%。
相关研究报告:
乘用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乘用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乘用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