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摩拜和ofo都已挺进到E轮融资。将携手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合作伙伴,加速推动移动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实景应用;ofo方面则称,未来将以小黄车为起点,通过物联网的实践连接一切可以连接的资源,并打造一个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物联网为载体的生态闭环。这样的表态,表明共享单车企业开始对物联网“画饼”。
能否实现构建物联网还不好说。而在数据层面,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单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如果共享单车平台能把不同维度的数据收集起来,这些数据将形成一种财富,但过程中还要看各方合作的深浅程度,比如数据能否打通、流通。就在近日,摩拜继接入高德地图后,已经全面接入百度地图。这一举动说明,在摩拜推出小程序、跻身微信第三方服务“九宫格”,以及ofo接入滴滴、支付宝后,不论出于何种意图,细分领域的长尾流量似乎也成了相争之地。
可以说,腾讯和阿里扶植单车平台的背后,是又一场关于移动支付的较量。对此,黄渊普认为,百度地图曾接入Uber,实际上用户仍习惯把导航软件作为路线指引工具,而不是订交通的工具。不过,从流量角度讲,地图作为场景应用,其流量相对其他细分领域更大。
摩拜和ofo已经各占了微信和支付宝,差不多已经解决了大部分(流量)问题,对于其他类似汉庭(等合作伙伴),算是抢了一些长尾流量,也就是有一些用户可能会用到这些App然后突然用到单车服务,但长尾流量相当于后面20%的流量,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可能主要是战略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