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千讯咨询了解,近日,中国民航局发布《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与现行办法相比,将进一步松绑对航空公司、机场的国有资本股比限制,有可能将引发国内中国民用航空新一轮以资本驱动为特征的增长。

松绑国内三大民用航空的资本限制,过去三大民用航空只能由国有资本绝对控股,以后将允许国有资本相对控股。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要加快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七大重点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而民用航空正是其中之一。
各大民用航空公司也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去年7月,全球第七大民用航空公司东航宣布,引入全球第二大民用航空公司达美航空资本,达美航斥资27.5亿元,占东航总资本的3.55%,成为东航最大的外部股东。今年3月,全球第四大民用航空公司南航也成功引入全球最大民用航空公司美国民用航空作为外资股东,达美航空以人民币13.73亿元入股,最终持股南航2.68%。民用航空也是传言不断,不过至今没有发布实质性消息。
松绑行业主体之间的投资限制,但产业链“一条龙”空间更大。《中国航空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全面放开了通用机场的投资限制,民用航空公司、民用运输机场、保障企业均可以无限制地投资兴建通用机场,这将有利于民用航空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限制民用航空企业投资的运输机场范围也进一步缩小,新规后,张家界、西双版纳、晋江、烟台、九寨沟、丽江、珠海、汕头等八个机场可向民用航空公司、民航保障企业开放。这意味着民用航空公司等民用航空企业可以控股这些旅游机场,并整合原有酒店、用车、旅行社等资源,打造旅游产业链“一条龙”。
近几年民用航空公司收购机场相对少见,但顺丰民用航空将在湖北鄂州自建货运枢纽机场已如火如荼,计划于2020年投用。还有一点耐人寻味的是三亚机场仍然在民用航空公司投资不得高于25%的限制名单上,不知这一由海航集团控股的机场是否还能够如愿获得政策“豁免”。总体来看,新规进一步扫清了民用航空公司等民用航空企业向通航拓展、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张的政策障碍,特别是为国有三大航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挖掘出了新的空间,未来行业资本市场又会有什么新动作,值得期待。
相关研究报告:
航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航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航空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