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过高直接影响实体经济发展。近五年来我国物流成本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从2010年的17.8%下降到2016年上半年的14.6%,但这一比率不仅比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左右,而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及印度、巴西等其它金砖国家。
去年8月,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物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国务院印发的《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就将较大幅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作为降成本的任务之一。今年7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5项降低物流成本的措施:一是年内实现跨省大件运输许可全国联网,一地办证、全线通行;二是进一步减税清费;三是规范公路货运执法,避免重复罚款;四是加强国家级物流枢纽和重要节点集疏运设施建设;五是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
我国物流管理费用占物流总费用的12.6%,而发达国家这一费用比重只有3%到4%,一般来讲,管理费用超过4%就偏高了。我国物流中的管理费用明显偏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制度性成本造成的,所以,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物流成本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点之一。
优化道路运输通行管理,2017年年内实现跨省大件运输并联许可全国联网,由起运地省份统一受理,沿途省份限时并联审批,一地办证、全线通行。降低管理费用的措施,完善道路货运证照考核和车辆相关检验检测制度等。降税清费作为减轻实体经济负担的措施在例如,完善物流领域相关税收政策,全面落实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优惠政策,开展物流领域收费专项检查,着力解决“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