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准出台之前,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做了很多前期工作。例如,协会组织专家对共享单车业态进行“风险评估”,基本摸清了共享自行车运营的现实和潜在风险。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方面认为,虽然这是行业自律性质的标准,但实际操作性较强。可以说,对当下的社会热点进行了回应,比如说对车辆质量、押金和车费管理、乱停放等进行了明确。
在车辆质量方面,团体标准明确规定,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单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共享单车必须安装车载卫星定位系统、三年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三年报废的依据是:提供公共使用的产品都有强制报废使用年限;参照国内已经运营了多年有共享自行车企业的经验,确立了三年这个标准;普通自行车“三包”规定,自行车车架保修期限三年,经过三年高强度使用的车架其金属结构有可能存在内部损伤,问题往往会突然发生;共享自行车上许多转动、传动和转向部分都是易损件,往往用不到三年。
而在服务规范方面,团体标准对乱停放、押金和车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例如,在乱停放方面,标准明确规定,共享自行车运营单位应按照投入车辆总数,以不低于5‰的比例配备车辆维护人员、维修人员和调运人员。同时,如果人力配备充足,可及时维修故障车辆,并在地铁口等热点区域白线内共享单车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及时调配部分车辆去往其他区域。这样,共享单车由于乱停放而对居民的困扰将有所减少。
此外,团体标准取消了对70岁以上年龄的限制。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人士解释,原来规定70岁以上要开健康证明,实际操作难度非常大。谁来开证明,医生愿不愿意开都是问题。但这次标准也明确规定,“共享电助力自行车服务对用户年龄要求应在16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