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是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主渠道之一。由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和北极事务中的独特地位,中俄北极合作的意义格外突出。俄罗斯在中俄合作利用北极航道问题上的积极态度,是北极航道利用领域和中国与北极国家双边关系突破性发展的重要信号。
另一个国家层面的进展是,国家发改委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的《“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北极航道被明确为“一带一路”海上合作的三大通道之一。对中国来说,取道东北航线不仅意味着开通前往欧洲的海运捷径,还预示着中国企业能更便捷参与开放港口航道沿线丰厚的能源资源,开展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港口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东北航线沿线港口、补给点较少,中国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实力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是俄罗斯与中国开展合作的基础。这种合作模式未来有望继续延续下去。在外贸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企业对成本极其敏感。中国与俄罗斯共建的“贸易捷径”北极航道,会否带来全国港口格局大调整?
从航程上看,厦门以北的港口通过北极航道进入欧洲,都能节省成本,而尤其以上海以北的港口节约最为明显。随着北极航道开发利用的推进,中国的港口格局将迎来明显的改变。由于当前的海运航线主要在中国南线,而北极航道又是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因而主要利好北部地区。
大连港、天津港等北部地区的港口有望成为重要的北极航道港口。而上海港由于区位优越、货源充足,可南可北,在全国港口格局的地位将更加突出。而位于南方的珠江口港口群,有可能将遭遇货源分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