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驱动时代,主要目标是使电动家用主流轿车性价比具备竞争力,而这也将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间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性价比是指里程成本比,就是要在提升里程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成本。
据了解,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整车制造成本的30%~40%,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要更具价格优势,形成竞争力,必须降低动力电池成本,提高性价比。而欧阳明高指出,降低动力电池成本需全产业链发力,首先应突破原材料环节。目前,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碳酸锂的合理价格应在3万~5万元/吨,而现在却高达17万元/吨,如果原材料价格合理,动力电池成本将降低。
此外,在动力电池性能方面,比能量需从现在180瓦时/公斤提升到2020年的300瓦时/公斤,一旦达到500~600瓦时/升,则能满足各类电动轿车的使用需求。如将内燃机动力系统与新的电池动力系统等价计算,100美元/千瓦时,就可跟传统内燃机动力等价,而下阶段目标是2020年达到1000元人民币/千瓦时。
据悉,截至去年底,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已达220瓦时/公斤,价格低至1.5元/瓦时,较2002年能量密度提高1.7倍,价格下降60%。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充电时间10分钟,续航里程达500公里,电池容量到100度电,快充功率350千瓦,这不仅是技术门槛提高,更是全行业所面临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