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时代,集装箱也应该共享。而现状是,海运箱在海运领域共享得很好,铁路箱在全国各铁路场站也都十分顺畅,可一到海铁公联运,就会受到设备装置的制约。这正是我国海铁公多式联运模式发展中亟待突破的困境之一———集装箱等SKU(库存量单位)装载工具标准不统一。

与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相比,铁路与公路用集装箱进行联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卡车提送箱可确保货物轻松送达偏远地区。班列长途运输可节省成本,而且最为环保,使用集装箱可大幅缩减换装时间,将货物损坏降至最低。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集装箱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中了解,2015年我国首次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青岛“一带一路”跨境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山东省唯一一个上榜者。其公司海铁多式联运业务创新构建了“三类模式”,重点打造了“三条物流通道”,现在是省内最大、功能最全、连通欧亚的铁路集装箱集散中心和物流分拨中心,截至今年6月底,完成集装箱作业量20万TEU,同比去年增长42%。
“集装箱和半挂车等基本单元的设施设备技术标准化体系要健全,加快标准化、集装化、厢式化运载单元的推广应用。”通俗而言,就是铁路、公路和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要实现集装箱的共享,重点支持研发和使用大型、高效、节能环保的装卸设备和转运设备,减少无效搬倒,提高装卸效率。
相关研究报告:
集装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集装箱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集装箱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