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目前无人机制造企业超过了500家,生产总值超260亿元。按照现在的增速,未来几年无人机会出现井喷式发展。然而,随着无人机行业的迅猛发展,逐渐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根据中国民航部门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共发生4起无人机干扰民航飞行事件,2016年发生23起,2017年上半年全国发生超过40起。
在非军用领域,由于应用广泛、体积重量及构型差异大、管理法规缺失、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导致产品质量缺乏保证等,会影响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分两个阶段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进行建立和规范。第一阶段(2017~2018年),满足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市场需求,支撑行业监管需要,初步建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并制定一批市场急需、支撑监管的关键标准。
第二阶段(2019~2020)年,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航空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逐步推进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制定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健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修订300项以上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基本实现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全覆盖。例如从体积重量、技术构型、应用领域等建立管理构架和技术构架等。
是对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的一次更加系统、全面的规范。近年来,从划定飞行空域、飞行高度、飞行重量到实名制备案等,民航局陆续出台了若干举措,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和管理。因此,《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7~2018年版)》的出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