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机场旅客吞吐量前十位的城市,按区域划分,分别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西部地区,华中地区无一城市上榜。其中,上海成为继伦敦、纽约、东京、亚特兰大之后,全球第5个年航空客运量过亿的城市,浦东机场年货运量连续第9年位列全球第3。2006年——2016年,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客货吞吐量占比变化,反映了整个中国民航业的发展。
尽管从区域看,北京、上海和广州目前仍是中国民航业最发达的区域,但三座城市的客货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客货吞吐量的占比却在不断下降。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航空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这些城市航空客货量下降的原因是,其他地区的民航业在最近10年获得了快速发展,摊薄了上述机场的比例。GDP排名全国前十,但机场货运量未进前十的城市有天津市、苏州市和武汉市。
天津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排名第20,货物排名13。在天津市GDP达到1.7万亿元的情况下,航空业却并不发达,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这与距离北京近,后者机场虹吸效应明显有关联。苏州市未上榜的原因是当地无机场,而武汉市未进入前十,则是由于陆路交通发达等多种因素造成。机场排名与该城市的经济总量呈现较高的一致度。如排名前十机场的城市,大部分GDP排名均在全国十名内。
但亦有例外,如昆明市在2016年的GDP仅排名全国第43位,旅客吞吐量却仅次于成都,排名全国第5。此外,GDP排名全国第27位的西安,2016年其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却排到了全国第8位。而GDP仅475亿元的海南三亚,其机场的旅客吞吐量高于GDP1.9万亿元的天津市,列全国第19名。三亚旅客吞吐量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其旅游市场的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