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单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悟空共享单车于2017年年初在重庆开始运营,至今仅有短短5个月。创始人雷厚义在向外界解释为何退出市场时表示:“悟空单车拿不到顶级的供应链,产品品质不是特别好,车子容易坏。从而导致效率低下、成本过高。”实际上,悟空单车最核心的问题是面临着供应链和融资的难题。悟空单车以“合伙人制”作为资金来源。他们招募个人或小商家以众筹单车的形式,解决资金和区域运营的问题,每辆车标价为1100元,个人或商家均可认购,未来可获得运营收益的70%。

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共享单车特别热闹。摩拜宣布又获得超6亿美元融资;一家名为“七彩单车”的企业获得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开始投入运营。而最引人关注的是,出现了第一家退出的共享单车:“悟空单车”。
悟空单车想做轻资产、平台化的平台,减轻共享单车在资金和运营的压力,但从共享单车的情况上来说,这种模式比较难。目前来看,所有的共享单车都面临着收益慢、盈利难的问题,甚至没有有效的盈利模式,也没有造血能力,这对于个人和小商户这种合伙人来说,风险很大,他们也没有那么强的抗风险能力。
“合伙人制”适用于智能密集型公司,而共享单车是资本密集型。说白了,大家都不会烧自己的钱去做。而所谓共享单车的“退出潮”是否来临,最终还要看资本态度。这个行业非常注重规模和密度,需要大量铺车,也就需要资本的支撑。没有资本,即使现在的规模如摩拜和ofo,也会撑不住。对于投资者来说,一共有三种退出方式:上市、签订保护协议或者企业被卖。无论哪一种,对资本来说都不是赔本买卖,可能没赚到,但是不亏,可以说他们并不是风险的直接承担者。而现在进入共享单车,可以料想投资方也是会签一些自我保护的条款的。
相关研究报告:
单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单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单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