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业航天投融资消息密集,民营卫星公司天仪研究院宣布公司获得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航天科工集团设立的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开启A轮融资,拟计划增发28.57%的股权。自2015年政策鼓励民营公司进入卫星和火箭领域,商业航空航天正成为一条火热赛道,被各路资本看好。
相比同样火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领域,商业航天又是截然不同的。因为这个市场从无到有的过程中,资源与人才相互博弈始终相伴。这源于中国商业航天的三大特点:第一,政策先行,国家对航天产业的开放程度决定了行业发展进程;第二,盈利周期比一般科技产业长;第三,核心技术和人才资源基本都聚集在传统航天产业链中,尽管目前已有外溢的趋势。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航空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对于中国的商业航空航天赛道也存在着科技领域的普遍问题,即正出现市场热度偏离实际价值的趋势。但和其他科技领域相比,行业仍相对理性。业内普遍期待的是,国家能否在未来设立以商业航天定位的产业级基金。目前民营公司投资者者仍是风险投资。尽管国有航天企业已有部分航天基金,但是仅限于传统航天产业链。同时,国家层面能否出台商业航天的管理办法,以及体制内对体制外的具体采购协议,这将规范市场参与者的商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