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精准识别到可用单车,在手机APP上直接开锁,并在用完后将单车停放在“电子围栏”内;在整个过程中,共享单车平台对单车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对随意停放、恶意破坏、据为己有等现象进行有效管理……这是共享单车“连上”物联网后擦出的管理创新火花。
千讯咨询发布的
《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共享单车“彩虹大战”升级成物联网“朋友圈”竞赛,摩拜单车拉来中移动、爱立信、高通、华为等企业为自家物联网平台站台,ofo则在与中国电信、华为发力物联网,并携手北斗星通、九天微星等将战线延伸到“太空”……在这场物联网生态战中,共享单车们试图为自己“折腾”出更好未来的同时,电信运营商的窄带物联网和国产北斗导航系统也正成为受益者,或迎来规模化商用的爆发点。
交通部近日公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对不适宜停放的区域和路段,可制定负面清单实行禁停管理,设定停车点位、推广运用电子围栏等技术。”所谓“电子围栏”,即在政府提供的禁停区范围不覆盖物联网信号,用户无法完成关锁结算功能,以此避免乱停放等乱象。“电子围栏”解决方案的提出,意味着物联网技术将成为共享单车发展升级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事实上,今年以来,热衷于价格战、补贴战、口水战等竞争手段的共享单车们早已步入下半场,开启了一场新的比拼物联网“朋友圈”“生态圈”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