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幅收窄过程与危机冲击线路图一致
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占据我国外贸半壁江山的机电产品已连续8个月出口负增长,跌幅在20%左右。据最新数据显示,这一降幅在6月开始收窄。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张骥30日对外表示,目前机电产品的跌势有所缓解,正处于低位震荡阶段。
这轮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冲击线路图是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从加工贸易到一般贸易,从车间型企业到工厂型企业最后到经营型企业"降幅收窄的先后过程和危机降临时的路线一样。"张骥分析,机电产业目前在车间型企业降幅收窄的程度大于其它企业,在加工贸易中收窄的幅度也比一般贸易明显。
预计企业订单全年降幅超过20%
据商务部在行业内大型国际展览上所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海外客户仍处在观望中,预计国内企业订单全年降幅将超过20%。
据最新的数据,今年1月至6月机电产品进出口5149.1亿美元,同比下降21.3%,跌幅小于全国外贸2.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066.8亿美元,同比下降21.1%,跌幅小于全国外贸0.7个百分点,进口2082.3亿美元,同比下降21.5%。
"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内在结构的问题,也让全球金融危机的外因通过这个内因放大了冲击。"张骥表示,从出口增速看,在这轮危机中机电产品出口二十年以来的首次出现负增长,上半年出口降幅达21.1%;从出口市场看,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全线下跌,上半年我国对欧盟、美国、香港、东盟、日本出口下降分别为:26.7%、18.3%、24%、18%和22.9%,同时对拉美、俄罗斯、印度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也受到重创;从商品看覆盖了几乎所有主要产品,包括家电、航空、机床、汽车、通信、工程机械等九大类;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均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