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节奏生活中,方便面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据了解,方便面是全球仅次于面包的第二大工业化生产的主食产品。目前,全世界每年方便面的消费额超过100亿美元,每年大约消费930亿包方便面。而中国经过20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是世界方便面产销第一大国,年产量超过400亿包,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五成左右。
在近几年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中,方便面更是成为重要的救援食品。据公开的数据,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食品科学学会与主要方便食品企业共捐赠2020万包方便面、25万份方便米饭,40万份方便米粉、32吨挂面,现金1050万元以上。
尽管方便面食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值得关注的是,原本这个持续了近18年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在近几年,突然呈现连续下滑的态势。
据原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张莉指出,自2008年以来,方便面总产量呈现了下跌趋势,当年同比下降10%,2009年虽然总产量达431.2亿包,占全球的50%以上,但是同比产量再度下降3.9%。
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孟素荷给出的一组数字似乎更让人替方便面行业发展感到焦虑。她说,2010年方便面的总产量是501亿包,销售额为497.15亿元,产量恢复到了2007年水平,产值增长12%,但利润下跌,全行业增长的主体在高端市场明显下滑,进入2011年方便面市场淡季在拉长,民营企业开工率不足40%。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调价未果的双重压力下,方便面企业的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据今麦郎食品集团总裁范现国谈到方便面的成本时算的一笔账:生产方便面的主要原料棕榈油,2009年棕榈油的价格是6220元/吨,到2010年已上涨到7100元/吨,每吨上涨880元,价格上涨幅度12.39%,面粉价格也由2009年的2500元/吨,上涨到2010年的3000元/吨,每吨上涨500元,价格上涨幅度16.67%,与此同时,还有物流费、包材费、人员工资、营销费用等费用都在上涨。
但与之相对应的方便面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并未跟上。孟素荷说:“袋装方便面均价0.8元,在10年的时间里只增长0.24元每袋。”虽然期间有过几次上涨的诉求,但与之而来的便是市场不同程度的争议。
成本压力的不断上升,直接拖累企业业绩下滑,这令不少企业一时间慌了“神”,尤其是对于一些已经上市的企业来说,业绩就是投资者对一家企业认可的最硬性指标。
根据近日方便面巨头们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康师傅、统一虽然仍然保持在中国方便面市场、饮料市场的领跑地位,但受累期间生产原料上涨,这两家企业的毛利率分别下降4.89、6.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