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推出的限期销售令 使部分糖企心存不服

2011-10-14 08:40阅读:81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10月15日,是国家发改委要求相关企限价销售17万吨囤糖的最后期限。然而,部分企业心存不服,目前已提出行政复议的申请。

发改委在9月30日发布消息称,对超过10家制糖企业进行检查,查出部分企业囤糖抬价。其中,截至9月中旬,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西凤糖)和广西南华糖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华糖业)等制糖企业的库存率,不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广西平均库存率,也大大高于其往年同期库存率。

发改委认为,上述两家糖企的囤糖行为,加剧了市场供求的紧张关系,助推了糖价上涨。因此要求他们在10月15日前,以 “不超过7000元/吨”的限价,出售其囤积的17万吨白砂糖。

囤糖企业被指违反价格法

今年以来,国内糖价一路高涨。据云南糖网相关监测,今年9月份,新疆等地白糖批发价甚至站上每吨8000元的历史高点。而在2009年底,国内白糖批发价格在5300元/吨左右。昨日上午,广西现货市场厂、商报价虽有下调,但仍在7000元/吨之上。

南宁现货市场制糖企业集团报价7300元/吨,中间商报价下调至7250元/吨一线;柳州市场有商家站台报价小幅下调至7250元/吨,制糖企业集团报价7350元/吨。

相关人员称,受糖价高企影响,今年多个食品领域包括糖果、糕点、饮料、食用糖等民生食品的涨价声此起彼伏,也正因此,CPI也一直居高难下。

为打压糖价,今年国家抛储力度明显。据卓创资讯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已抛售了9次国储糖,总量达1878248吨。

9月上旬,发改委还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囤积居奇哄抬糖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哄抬糖价等被列为重点监管行为之一。发改委表示,糖厂大量囤积市场供应偏紧、价格大幅上涨的白砂糖的行为,加剧了市场供求紧张关系,助推了食糖价格上涨,违反了《价格法》等相关规定。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