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监部:加强对调味品监管和整顿 但勾兑行为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

2011-10-11 10:08阅读:414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8月份,山西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又曝出市面上的山西老陈醋95%为勾兑醋。随后,酱油和香油等调味食品也先后被挖出勾兑现象。一时之间,调味品行业集体陷入“勾兑门”,引发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着手整顿。但是时至今日,有调味品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各部门加强了监管和整顿,但是勾兑行为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陈醋“勾兑门”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整个调味品行业的高度关注,也使消费者的神经高度紧张。业内人士介绍,2000年我国出台的配制食醋国家标准规定,配制食醋是指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食用冰醋酸、食品添加剂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醋。而现在,很多厂商生产的配制食醋都是直接由冰醋酸、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并不含有酿造食醋,更有甚者滥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工业冰醋酸配制。

相关人员表示,在酱油行业,传统酿造酱油的原料是大豆、小麦、盐和曲子,天然酿造的纯正酱油要经过数月天然发酵才能做好。但是勾兑酱油是用水解蛋白、谷氨酸钠、甜味剂、酸味剂、焦糖色素等物质简单混合的方法生产,生产成本极低,生产周期不足一天。

今年5月份,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卫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料酒方面违法勾兑现象严重。有些厂商用香精代替天然香辛料、加入甜味剂来掩盖原汁酒中还原糖的不足,还有的会加入一些非食用添加物来配制产品,大多存在安全隐患。日前,陈卫忠对记者直言,虽然相关部门已经加大力度整顿调味品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但是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并没有明显的好转,不法勾兑仍然十分猖獗。

业内负责人称,“调味品行业的乱象等于是劣币驱逐良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产量大,严重挤压正规企业的发展空间,亟待规范和清理。”

“公司对在各地商超购买的低档料酒进行检测发现,有七成以上的产品达不到国家标准。由于这些不法厂商的存在,使得正规企业在价格方面几乎不具任何竞争优势。”虽然在料酒行业具有龙头地位,但是陈卫忠也不无担忧。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虽然目前政府及行业协会都在加大力度整顿市场,但是因为这些勾兑企业转型十分困难,其工艺等很难从勾兑直接进入配制,所以不可能通过几个月的整顿完成转型。另外,如果强制取缔这些企业,他们所供给的大部分消费市场会面临严重的供不应求,所以,正规企业的这种压力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