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08年中国奶粉进口量为14万吨;2009年激增到31万吨,同比增长121%;2010年增长至48万吨,增长55%;2011年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上半年奶粉进口量已超过2009年全年总量。相对于进口量的增加,“洋奶粉”的价格也是一路看涨,部分“洋奶粉”品牌已经从每罐200元左右,飙升至500元上下。如此旺盛的市场需求之下,进口原料奶粉又如何会出现价格跳水呢?
对此,韦女士解释说,国内进口商的主要客户以国内的乳制品企业为主,出现价格跳水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供大于求。
作为进口商,从国外购进原料奶粉的周期大约需要4个月,目前销售的奶粉其实是在6月份通过拍卖市场下单的,因为当时市场需求旺盛,所以进口商对下半年的预期也比较高,4个月前的订单过多,造成了当前供过于求而引发价格跳水。韦女士介绍,目前一些进口量较大的进口商面临着很大资金压力,有的进口商甚至由于货物积压已经没钱支付关税和仓储费用,为了及时偿还贷款、周转现金流,不得不赔钱甩卖,否则只会更被动。
业内专家表示,进口奶粉在国内市场暴涨的乱象影响了进口商的正常判断,当前的进口原料粉价格下跌只能通过市场自己去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