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抽检蘑菇合格率97.73% 3样本有污染

2010-12-02 03:47阅读:52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一名小学生最近用16种食用菌样品做实验,结果发现90%新鲜蘑菇都受到了荧光增白剂的污染,此事受到市民关注。

1日下午,市食品办公布的检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给市民吃了颗“放心丸”。检测结果显示,近期北京市抽检的蘑菇合格率为97.73%,有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

据介绍,市食品办近日组织了对北京市场销售的蘑菇产品荧光增白物质的专项检测。在东城、朝阳、海淀、昌平、丰台、石景山、通州等区的13家超市、市场共抽取132个样本,抽样地点包括锦绣大地、新发地、岳各庄、八里桥、大洋路、水屯等批发市场,以及首联、京客隆、美廉美、物美、超市发、家乐福、乐天等商场超市。

据了解,近期对蘑菇的抽检包含品类非常齐全,包括鲜食用菌46个样本,干制食用菌74个样本,食用菌罐头12个样本,香菇、金针菇,滑子菇、茶树菇、鸡腿菇、平菇等市场上常见的食用菌几乎都在抽检之列。不合格的3个样本分别取自新发地、水屯和大洋路农副产品市场,既没有商标,也没有标称生产企业,都是散装产品。

市食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09年以来,北京市工商局共对北京市场上321个食用菌样本开展了荧光增白物质的检测,整体合格率为99.07%。

同时还表示,对本次检测检出不合格样本的经营者,已责成工商部门对同批次产品依据相关程序下架退市,并立案查处。

“我们全部抽检都是按照国家法定程序和相关标准来进行的。” 据了解,近期针对蘑菇的专项抽检由“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承担,检测方法为《食用菌中荧光物质的检测》(NY/T 1257—2006)。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副主任张卫民说,从检出情况看,3个样本均为表面有荧光增白物质污染,菌体内部均未检出,并且在包裹蘑菇的包装上均检出荧光物质。这样看来,“荧光增白物质来自包装污染。”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