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9时,宜昌市首家标准化菜市场——夹湾路菜市场正式开业。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开的夹湾路菜市场(如图)宽敞明亮,各个小区分区合理。市场内分别开设了干货区、蔬菜区、豆制品区、肉食区、鲜鱼区、家禽区、自产自销区,货物供应十分齐全。
市场内铺设有白蓝两色的瓷砖,干净整洁。早早等在一边的市民,纷纷涌入刚开业的市场买菜。居住在夹湾路的李大妈高兴地说,多少年来,夹湾路一直没有正式的菜市场,周围小区居民感觉十分不便,现在大家不仅有了买菜的地方,而且菜场十分干净。
据介绍,夹湾路菜市场2009年被纳入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全国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项目试点之一。市场按照《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建设。经过近3个月的时间建成。市场占地10余亩,经营面积1700平方米,有门面50余家,摊位100个,还专门设有农残检查室,电子监控中心等新型设施。
链接:
菜市场,是由市场举办者提供固定商位(包括摊位、店铺、营业房等)和相应设施,提供物业服务,实施经营管理,有多个经营者进场独立从事蔬菜、蛋品、家禽、肉制品、水产品、豆制品、调味品、熟食卤品、腌腊制品、水果、粮油制品等各类农副产品的经营场所,是城市公益性的公共配备服务设施。
现状 宜昌菜市场尚缺四成
本报讯(记者闫承敏 郑岚)根据中型城市菜市场规划要求,菜市场的服务半径一般在800~1000米左右,人均拥有菜市场建筑面积为0.25平方米。按此标准,宜昌城区应规划布局91个菜市场,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以上。记者昨悉,目前,宜昌城区实际菜市场只占规划要求的6成,不能满足宜昌城市迅速发展的要求。截止2009年12月底,宜昌市城区共有菜市场61家,面积17.02万平方米。大多菜市场为棚顶式建筑结构、通道式摊位格局,普遍存在“活禽宰杀无场所,周边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声音 希望农贸市场换新颜
城市是大家的城市,农贸市场也是大家的农贸市场。昨日,记者采访了36名宜昌市民,大家对菜市场建设纷纷支持。希望新的菜市场能够与宜昌市经济社会地位相适应。
力行街居委会主任黄玉华说,居民身边的农贸市场早就应该提档升级了。社区里的隆中路市场周围,也正是因为这种农贸市场病,导致该处一直存在屡禁不绝的马路市场。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开始落实饱含居民心愿的这份议案。市工商局市场科科长毛令说,目前城区的农贸市场大多存在规划滞后、容量不足、档次较低、管理落后等问题,宜昌农贸市场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不符。外地有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武汉市的做法是一平方米补200元促使市场“农改超”,福州等地的做法是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扶持对农贸市场实行超市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