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12日发布的周监测数据显示,16省市猪肉价格总指数已经连续两周环比下跌。这是否意味着猪价“涨到头”了?11月上中下旬,猪肉价格整体将呈现“一跌、一稳、难涨”的走势,从现在到月底,上涨的空间不会很大。对于是否已经“涨到头”,具体还得看国家的政策,有小幅上涨的可能性,大涨的阻力从各方面来说都是偏大的。
近几个月以来“二师兄”的“身价”一路上涨,拉动CPI增幅逐月上行。最新公布的10月份物价数据显示,CPI同比增幅飙升至3.8%,引发了老百姓对通胀的担忧。不过分析人士表示,近期CPI上行与2008年那轮物价上涨有本质不同,并非货币因素引起的,只是猪肉供给不足造成的单一因素拉涨。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猪肉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10月份物价数据中,猪肉价格上涨101.3%,影响CPI上涨约2.43个百分点,占CPI同比总涨幅的近三分之二。而如果扣除猪肉价格上涨因素,CPI同比上涨约1.3%,总体稳定。过去两个季度CPI畜肉项的上行确实引发了CPI超预期上行,但涨价因素很单一。现在并不存在“全面而持续的价格上涨”,只能称之为CPI上行甚至CPI畜肉项的上行。既然猪肉价格是CPI上行的“单一”拉动因素,是不是猪价上涨趋势结束的话,通胀隐忧就可以消弭?农业农村部近期发布的周监测数据带来了“好消息”。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发布的国内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监测周报显示,2019年第44周(即10月28日-11月1日),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52.93元,环比跌0.9%。这是国内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自8月份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