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黛姮: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一个绝对的理论问题

2017-11-30 04:46阅读:57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回忆导师梁思成,“他在考察第一处古建筑时,就提出要怎么保护”,当时没人知道中国有多少文化遗产,他们从零开始寻找多年,调查了2000多处。抗战胜利后,梁思成赴美国介绍中国的文化遗产,这也是在该领域中国第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当时引起了轰动。

怎么保护文化遗产?什么是保护古都风貌?郭黛姮说,把一个历史街区变成商业街不是,在古建筑里办公还“见缝插楼”不是,在原址重新盖一个仿古建筑也不是。近日,2017清华文创论坛在清华大学开幕,其中“文化遗产”分论坛的主题为“文化遗产: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探讨在真实、完整、科学保护的前提下,文化遗产能否或者说如何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建筑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了解,在本次论坛上,《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作者苏杨认为,如果没有让群众受益,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保护,“从现实生活来说,绿水青山需要转化才能成为金山银山”。以法国开发署在中国祁县的项目为例,祁县老县城即为著名的乔家大院所在地,一条河流穿过县城东部。

按照以往的思路,把城墙恢复起来,造一个假古城,就可以开门迎客了,“但这无法实现以文化遗产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现在的创意是,以老县城到乔家大院为“一横”,这条河为“一竖”,合起来是“T”(TEA,茶),而晋商正好是中国万里茶道的主力。“让老县城形成特色旅游业和具有文化遗产特色的新的城市布局,使它具备错位发展的资源,这样的城镇化才具有竞争力。”苏扬说。

郭黛姮也认同这个观点:“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一个绝对的理论问题,每个国家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她注意到,新版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老城内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让北京同时拥有富有文化魅力的历史建筑和令人赏心悦目的现代建筑。“我觉得这个规划是在纠正过去的一些偏差,同时在科学保护的原则下,把历史的真实性和可读性作为最主要的观点。”

位于北京景山后街的智珠寺,在郭黛姮看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典范。这处外表看上去毫不起眼、甚至算不上好看的建筑,在2012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优秀奖。为什么能获奖?因为它真实地保护了文化遗产的原貌。

建于1756年的智珠寺,在中轴线上分布着三座建筑,旁边还有一些零散建筑。寺院在历史上经历过火烧和烟熏,这些痕迹在修复中都被完整保留。郭黛姮说:“文物不仅是具体的房子,还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包括它曾经受到过的破坏和灾难。本着这样的原则来认识文化遗产,你就不会把它涂得面目一新。”

相关研究报告:

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建筑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