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减产能应主要在国有企业发力

2015-11-01 02:51阅读:44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10月31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联合主办的“2015新兴经济体智库年会”在海口举行。论坛主题为“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新兴经济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做了主题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

刘世锦:我想就中国经济宏观态势和转型发展谈三点想法。

一、要认识和顺应新常态的规律性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握中国发展,机遇内涵的深刻变化,这个发展机遇内涵的变化指的是什么,我想指的就是新常态。如何把握好这一机遇?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深刻的认识到它是符合规律的,对规律我们一定要谦虚一点,还是要承认它、顺应它。中国经济从2010年第一季度达到高点以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5年的时间处在下行的状态。目前,下行的压力相当大,如何看待这样一个过程,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当然,我所在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五年前,我们成功做过一项研究,我们对比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地区经验,特别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这些后发成功追赶型的经济体经验,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经济将会进入由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的判断。此后,也有多方面的理论上的研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进入新常态并不仅是名词的改变,它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对这个规律,我觉得目前国内外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也是正常的。但是,恐怕逐步还是要达成共识,因为有很多具体的问题还是要想通的,还是要适应它。我看到一些地方还在试图说经济能不能回到高速增长的轨道,甚至还在制造,或者是期待着制造新的高增长。一些企业产能过剩,调整还是不调整,我们熬一熬、扛一扛会不会实现微型增长,经济好转以后,企业产能就能被消化。我想再回到以前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是不切实际的,应该丢掉幻想,扎扎实实的适应新常态,把该做的事,特别是调整转型的事一定要抓紧做起来。今天来的有很多国际上的朋友,我也注意到,国际上对中国经济下行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有些人已经习惯于中国经济10%的高速增长,一旦增长速度放缓以后,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出问题了。特别是国际上的朋友,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讨论,应该要非常明确,中国经济的这种变化是完全符合规律。符合规律就是正常。如果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还有人说,中国经济10%的增长速度还能继续持续10年、20年、30年,你相信吗?你觉得它正常吗?那才是真正的不正常,才是真正的令人担忧的。

二、稳效益才能稳增长

现在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着比较大的下行压力,可能大家都关心底在何方?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稍微带点经济学理论含义的一个解释,叫做转型再平衡。就是由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那个点上的平衡转向一个将来中高速,或者是中速增长另外一个点上的平衡。我们现在还处在转换的过程之中,所以,我们现在还面临着比较大的下行的压力。我以为,要探索这个底,要实现转型再平衡需要三个条件。一是高投资要触底,这主要是从需求的角度来讲。二是减产能要到位,这主要是从供给的角度来讲。三是新动力要形成,这是从未来供给的角度讲的。这三个条件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从高投资来讲,现在我们关注的主要是房地产(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房地产投资从去年开始出现放缓,有人认为是短期的调整,我们认为是历史性的拐点,主要的依据就是构成房地产70%左右的城镇居民住宅历史需求峰值1200-1300万套住房,这个峰值去年已经达到了,达到以后,房地产的总量就是收缩,房地产投资的速度下行是完全合乎规律的。从月度来看,最新的房地产投资的速度已经出现了负增长。我们估计这个负增长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什么时候由负转正,到那个点上,房地产投资的底基本上也就探着了,中国高增长到中增长的点也探着了。我们估计这个点有较大的可能性在明年年中左右达到。

减产能要到位。这个问题更为复杂,由于需求快速的回落,但是过去形成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供给调整较慢,出现了供大于求,导致了PPI负增长。更具有挑战性的是企业效益的下降,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负增长已经有超过1年的时间,我认为这是最具有挑战性的。这个问题解决的出路在什么地方,就是要大幅度的减产能。我们做过测算,像煤炭、钢铁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行业大概是30%左右,只有把产能减下去以后,重新实现供求平衡,PPI才能恢复增加,企业盈利才能恢复增长,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地区的财政才能恢复增长。但是现在由于存在体制上、政策上的一些障碍,减产能难度比较大。

新动力要形成。一是新的动力还有很大空间,主要是在生产性的服务业领域。但是,再找到过去房地产、汽车、钢铁能够使经济上一个很大台阶,所谓支柱性的产业基本上不可能的。所谓新动力形成,很大一部分还是追赶性的增长,只是过去我们是数量型的增长追赶,今后是质量型的增长追赶。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过程转换是比较缓慢,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更多的是需要精耕细作。

第三要创新。创新也是一场马拉松的赛跑。目前出现了“互联网+”这类的创新,多数是替代性的增长。比如说,网购增长很快,但是传统的商业增长速度在下降,一些商场已经开始关门了。所以,综合来看,从需求的角度、高投资的回落变量很快,但是减产能、培育新的增长动力,这两个变量变化是比较慢的。这两个变量如果衔接不好的话,在今后一两年的时间,很可能出现需求下降到某个位置上,应该说这个位置已经到位了,但是企业的效益在下降,企业效益持续一段时间以后,金融风险有可能加快暴露。从而落入低效益、高风险的陷阱,我觉得这是我们今后一两年需要着力防止的。相应地,对转型过程中,我认为特别需要关注一个指标,就是企业盈利率,或者是企业效益的增长速度,有些认为这是企业的事,这是微观层面的,跟宏观经济没有关系,其实关系很大。如果企业盈利保持在适当高的水平上,企业的利润始终是增长的。我们的速度高一点、低一点,问题不是很大,我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因为企业利润有了,就业就有了,财政收入就有了,风险防范也有基础了,职工的收入也可以提高了。所以,我过去曾经提过一个看法,我认为企业盈利水平的稳定和提高,或者说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变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核心指标。我想,大家都很关心速度的问题,从主观上来讲,是我们希望速度越高越好,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其实,速度是两个纬度,一个是增长速度,再一个是长度,能持续多长时间。事实上,只有企业盈利水平保持一个适当的幅度、企业的利润保持一个适当的增长速度,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才是可持续的。我们要求的是有质量、有效益、没有水分、可持续的增长速度,关键是还是把盈利的问题解决好。这样的话,我们才会有一个真正的、可持续的、能够达到的比较高的速度。

三、以提高要素生产力,或者说以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为重点推动改革

我认为,针对刚才讲的转型再平衡的三个条件。第一,在需求的角度,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稳增长,但是重点不是铺摊子,而是要找洼地,比如说,像行政性垄断的行业,像电信、铁路、石油、石化、电力,特别是服务业的领域潜力还很大,新的企业进去了以后可以提高投资的效率。我们一直讲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个方向是企业内部发展混合制;另外一个是在行业内发展混合所有制,开放某些让民营经济或者是行业外的投资者进入,把竞争的力度加大一点,这样一点,我们的效益水平可以提高。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互联互通,我们的生产力的重新布局潜力很大,包括基础设施、房地产投资的潜力都很大。第二,关于减产能,我们要在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主要是国有企业,一定要采取坚决的切实有力的措施,继续拖延改革,企业有可能落入低效益、高风险的陷阱。怎么推动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比如说,能不能拿一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资金,解决需要退出的企业的职工的问题,一些坏帐该解决的,该给指标的是要给指标。最后是创新。最重要的是并不是搞个什么创新规划,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要进一步保护知识产权,稳定预期,使大家心无旁鹜的专心致志的推进深入。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