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皖北及沿淮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2006-04-17 03:54阅读:141

作者 : 千讯   来源 / 中国统计信息网

字号
  皖北及沿淮地区(以下简称皖北地区)包括安徽省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和六安7市,土地面积占全省的41%2005年末总人口接近全省的55%,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十五”以来,安徽省制定了一系列加快皖北发展的扶持政策,皖北地区紧紧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国民经济持续加快发展,综合实力稳步增强。但是由于发展起点较低,经济基础比较脆弱,人口众多,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人均水平与全省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总体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一、“十五”回顾:综合实力增强,奠定跨越发展基础
 
  (一)纵向看:发展加快,质量提高,实力增强
 
  “十五”以来,在全省各方面的关心和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皖北地区经济基础得到明显增强,综合实力有了较大提升,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1、整体经济加快增长。从2001年开始,全区经济增长稳步加快,GDP增速由2000年的1.7%逐步上升到2001年的5.9%20027.9%20036.9%2004年进一步上升到16.1%,为1998年以来首次跃上两位数增长平台。2005年,皖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99.3亿元,比2000年增加860.6亿元,年均增长9.3%,增幅比“九五”时期提高2个多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9%。各市经济增幅在6.5%12.5%之间,与“九五”相比均有所加快,其中“两淮一蚌”增长11.4%,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5%
 
  2、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十五”时期,随着中央和省里一系列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政策的贯彻落实,皖北地区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较好收成。五年平均,皖北地区粮食产量1550万吨,占全省的六成多,其中沿淮淮北平原四市粮食产量1250万吨,占皖北地区的80.6%,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油料平均产量122万吨,棉花21万吨,分别占全省的44%60.9%。与此同时,养殖业稳步发展,肉类平均产量达到213万吨,水产品产量53万吨,分别占全省的59.8%31.7%。二是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十五”时期,皖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5%,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煤炭、电力、化工、纺织、烟草等支柱行业进一步壮大,农产品加工、建材、医药、电子等行业不断发展。各市工业普遍增长,“两淮一蚌”增势强劲,“十五”年均增速达16.5%,其中淮南增长21.3%。五年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12.6%11.7%,呈现出三次产业同向发展、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
 
  3、三大需求稳步扩大。消费稳中趋旺。“十五”时期,受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皖北地区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稳步释放,消费品市场呈现旺销势头。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3亿元,比2000年增长59%,年均增长9.7%,其中2005年增长14.5%。消费结构进一步提升,住房、教育、通信、旅游休闲、健身保健等消费比重增加。投资较快增长。“十五”时期,皖北地区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加大投资力度,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后劲不断增强。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36亿元,年均增长19.3%,其中淮南、蚌埠、六安投资增幅均超过20%,淮南达到31.7%。与此同时,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农业、煤炭、电力、交通运输、水利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十五”时期,皖北地区进出口总额25.2亿美元,其中出口20.8亿美元,年均增幅分别为21%19.7%。五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1亿美元,年均增长24.8%,增幅比全省高8.1个百分点。
 
  4、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十五”以来,皖北地区整体经济在稳定增长的同时,运行质量逐步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收入、企业效益和城乡居民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3.1:30.9:36调整为2005年的26:36.2:37.8,一产比重下降7.1个百分点,二、三产比重分别上升5.31.8个百分点,工业占GDP比重由24.1%提高到28.5%,超过农业而成为主导产业。从各市看,一产比重下降较快的是六安、阜阳两市,分别下降9.58.8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较快的是淮北和淮南两市,分别上升9.48.4个百分点。全区实现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10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73亿元,年均增长11.4%,高于同期GDP增幅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由7.3亿元增加到45.5亿元,年均增长44.2%。五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了四个千元台阶,由2000年的4950元增加到2005年的8129元,年均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33元提高到2292元,年均增长4.6%;人均储蓄4148元,为2000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1%
 
  (二)横向比:差距较大,制约因素多,加快发展任重道远
 
  “十五”时期,皖北地区克服多种不利因素,取得可喜成绩,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但是,囿于发展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等多重因素,总体上发展步伐仍然不快,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在人均GDP、居民收入等方面差距较大。
 
  1、经济总量偏小,增长速度慢于全省。近几年,与全省相比,皖北地区经济增长仍然较慢,导致经济规模扩张缓慢,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见表一)。2005年,全区GDP占全省37.2%,较2000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其中,淮南、淮北、蚌埠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三市合计所占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亳州、宿州、阜阳、六安所占份额则有所下降,四市合计下降2.9个百分点。导致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该区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其他地区。“十五”时期,皖北地区GDP年均增长9.3%,低于全省同期增幅1.3个百分点。从各市看,“两淮一蚌”增幅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沿淮淮北平原则低于全省2.5个百分点。
 
表一  “十五”时期皖北地区GDP
 
 
2000
(亿元)
占全省比重(%
2005
(亿元)
占全省比重(%
“十五”年均增长(%
 
2902.1
100.0
5375.8
100.0
10.6
 
103.0
3.5
209.0
3.9
11.0
 
164.7
5.7
265.0
4.9
7.5
宿 
188.9
6.5
313.0
5.8
8.6
 
163.7
5.6
311.3
5.8
10.8
 
208.9
7.2
324.6
6.1
6.5
 
131.0
4.5
263.6
4.8
12.5
 
178.6
6.2
312.8
5.9
10.1
两淮一蚌
397.7
13.7
783.9
14.6
11.4
沿淮淮北平原
741.0
25.5
1215.4
22.6
8.1
皖北地区
1138.7
39.2
1999.3
37.2
9.3
 
  2、人均GDP水平较低,各市间差异较大。近年来,由于经济扩张相对较慢,皖北地区人均GDP与全省的差距有所扩大。2005年,全区人均GDP5729元,与全省的差距由2000年的1418元扩大到2005年的2868元,五年间差距扩大了1450元,人均GDP相当于全省的比重也由70.4%下滑到66.6%(见表二)。皖北各市人均水平差异较大,“两淮一蚌”明显高于沿淮淮北平原。2005年,淮南、淮北、蚌埠人均GDP分别为11232元、10245元和8942元,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亳州、宿州、阜阳和六安人均GDP分别为5091元、5453元、3507元和4593元,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000元以上,差距较2000年也有所扩大。
 
表二  皖北地区人均GDP
单位:元
 
2000
与全省比较
2005
与全省比较
 
4784
 
8597
 
 
5336
552
10245
1648
 
3258
-1526
5091
-3506
宿 
3290
-1494
5453
-3144
 
4786
2
8942
345
 
2395
-2389
3507
-5090
 
6408
1624
11232
2635
 
2698
-2086
4593
-4004
两淮一蚌
5378
594
9963
1366
沿淮淮北平原
2835
-1949
4496
-4101
皖北地区
3366
-1418
5729
-2868
 
  3、财力不足,企业效益低于全省。“十五”时期,皖北地区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4%,比全省低6.3个百分点,其总量占全省的比重由2000年的34.8%下降到2005年的26.4%2005年百元GDP提供财政收入8.7元,低于全省3.5元。从各市看,沿淮淮北平原四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仅为5.3%,低于全省12.4个百分点。企业效益也不高。2005年,皖北地区多数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当年全区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38.3%,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
 
  4、居民收入较少,消费水平低于全省。“十五”以来,皖北地区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但与全省相比,民众富裕程度仍有待提高。2005年,皖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29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92元,低于全省349元。其中,“两淮一蚌”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全省高229元和113元;沿淮淮北平原增长偏缓,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低于全省623元和447元。皖北地区居民储蓄存款只占全省的42%,人均储蓄低于全省1260元。收入水平直接影响着居民消费水平。2005年,皖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3亿元,仅占全省39.8%,比人口所占份额低15个百分点;人均零售额1973元,仅为全省的73%,还未达到全省三年前的消费水平。
 
表三  皖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
单位: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
农民人均纯收入
2000
2005
2000
2005
 
5294
8471
1935
2641
 
5311
8603
2085
2665
 
4803
7991
1922
2353
宿 
4177
7910
1801
2156
 
5672
8875
2078
2780
 
5529
7750
1834
2085
 
4495
8597
2186
2786
 
4305
7810
1571
2255
两淮一蚌
5119
8700
2102
2754
沿淮淮北平原
4849
7848
1778
2194
皖北地区
4950
8129
1833
2292
 
  5、产业层次较低,粗放型增长特征仍较明显。皖北地区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二产比重偏低。2005年,皖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产比重比全省高8.1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低5.4个百分点,所辖22个县(市)中有17个县以一产为主。工业化水平低,传统产业比重偏高,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2005年,皖北地区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仅为28.5%,低于全省5.6个百分点。煤炭、电力、烟草、建材、纺织、食品、饮料、化工等传统工业行业所占比重在九成以上,电子及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不到5%。从第三产业看,批零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偏大,信息咨询、证券等新兴产业发展明显不足。2004年,皖北地区金融保险、社会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低于全省4个和5个百分点。
 
  6、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总体竞争力不强。2005年,皖北地区22个县(市)总人口2505.2万人,分别占皖北地区、全省县域的70.3%53.3%;县域GDP1048.3亿元,分别占52.4%42.5%。皖北县域主要人均指标与全省差距较大。皖北县域人均GDP4206元,为皖北地区的73.4%,低于全省县域1051元;人均财政收入182元,仅为皖北地区的37.5%,不及全省县域的60%;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11780元,比全省县域少6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48元,比全省县域少294元。农业比重过大,工业化水平低。2005年,皖北县域一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8.3%,高于全省县域6.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0.2%,比全省县域低5.4个百分点。
 
  二、“十一五”展望:抢抓发展机遇,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皖北地区是安徽的重要板块,是全省北上和西进的重要通道。加快皖北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区域共同进步,是安徽省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特别是进入“十一五”后,在全省各市竞相加快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皖北地区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新一轮增长中占据主动,缩小与全省业已存在的发展差距。
 
  (一)皖北地区应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1、皖北地区面临十分难得的战略机遇。一是全国和安徽省经济社会进入“黄金发展期”,为皖北加快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宏观环境。二是“中部崛起”战略,有利于皖北加快现代农业、能源、原材料、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环保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中央加强能源产业的发展,为皖北地区煤电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三是近年来中央出台的 “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将有力促进皖北这个粮食主产区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是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立“两淮一蚌重化工业走廊”,着力打造以“两淮一蚌”为重点的沿淮城市群,构筑皖北地区经济增长极,将给皖北地区奋力崛起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五是国家加大治淮、治污力度,保护生态环境,给沿淮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大空间。
 
  2、皖北地区应该而且必须加快发展。一方面,安徽省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皖北,难点在皖北,空间和潜力很大程度上也在皖北,最终的进程更取决于皖北。没有皖北的发展,就没有全省的发展;没有皖北的跨越,就没有全省的跨越。加快皖北发展,形成皖北与皖江相互呼应、协同发展的态势,将大大加快安徽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另一方面,面对东部竞争优势日益增强、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周边省市加快发展之势,省内各市无不殚精竭虑、谋划“崛起”之策。如合肥提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马鞍山提出到“十一五”规划期末,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达到长三角城市中等发展水平的目标。可以预见,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将更加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对此,皖北各市唯有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皖北地区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与潜力
 
  1、能源矿产资源优势明显。皖北地区拥有煤、磷、石灰石、粘土、石灰岩、铁、铜等矿产资源,尤以煤最为丰富。据有关资料,皖北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到全省的98%,工业储量为华东之首。两淮的煤炭煤种齐全,煤质优良,是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煤炭资源最好、储量最大的整装煤田,并具有良好的开采价值。在资源短缺、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加大的背景下,这些资源优势为皖北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农产品资源丰富。皖北地区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烟叶、薄荷、兔毛和肉类生产基地,一批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2005年全区粮食、油料、棉花、肉类、药材及水果等农副产品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的66.8%41%60%58.7%87.5%75.1%,其人均拥有量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潜力十分巨大。
 
  3、产业优势日趋凸现。皖北地区煤炭、电力、化工、纺织、药材、烟草、酿酒等行业在全省历来占有重要地位,省“861”行动计划的实施又带动了该区原材料、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2005年,皖北原煤产量占全省九成以上,发电量占近60%。淮南、淮北两淮煤矿已成为国家亿吨煤生产基地之一,煤电工业已占到两市工业总量的八成以上。蚌埠已基本形成了机械、纺织、轻工、化工、医药、电子、建材等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其中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精细化工、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专用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等三大支柱产业的增加值已接近规模以上工业的40%。阜阳、亳州、宿州、六安等市工业体系也不断完善并发展壮大。
 
  4、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发达地区受劳动力价格持续上升和土地、能源等要素资源短缺的影响,纷纷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对外梯度转移步伐。皖北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为创造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2004年,全区从业人员1894万人,占全省52.5%;职工平均工资11460元,低于全省1468元。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其产品成本相对较低从而具有竞争力。这正是发达地区转移资本和技术所追求的核心内容。
 
  5、日益彰显的“后发优势”。随着“861 行动计划的逐步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在皖北地区取得积极进展。据统计,到2005年末,省内“861”行动计划涉及皖北地区投资项目280多个,投资总额2800多亿元,煤炭、电力、煤化―盐化一体化、煤化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经付诸实施,推动经济加速增长的重大项目储备充裕。预计“十一五”期间,淮南市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2461亿元,淮北市投资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蚌埠也将达到1000亿元,阜阳、宿州、亳州、六安等市投资规模比“十五”明显扩大。投资的增加,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皖北地区经济增长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战略思考:科学谋划发展,奋力实现快速崛起
 
  皖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既是一个宏伟目标,也是一项艰巨任务;既有着难得机遇和诸多优势,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因此,推进皖北地区发展,必须立足区情,因地制宜,科学谋划,选准突破口。
 
  (一)调整经济结构,在工业化进程上求突破。工业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崛起的必由之路。皖北发展相对滞后、总体竞争力不强,主要就是工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快皖北发展,首先要从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工业化进程着手。一方面,依托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按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来衡量,世界平均水平在1 :1左右,发达国家是3 :1,全国平均为0.28 :1,而皖北地区仅为0.17 :1左右。若将皖北地区这一比值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可使其食品工业产值增加58倍。因此,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不仅能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能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抓住国家加大能源建设的机遇,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煤电产业;发挥老工业城市的产业基础和综合优势,培育壮大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玻璃深加工、卷烟、纺织、酿造等加工制造产业,发展生物化工、有机化工、化学制药等精细化工业,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及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
 
  (二)发展中心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上求突破。城镇化是支撑工业化和集聚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通过城镇的优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各国在工业化阶段的普遍规律。2005年,皖北地区市镇人口比重31.6%,低于全省35.5%的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滞后,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削弱了第三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导致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十五”时期,皖北地区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低于全省1个多百分点,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低于全省6个多百分点。因此,加快皖北发展,必须实施城镇化战略。在加强皖北七市城市建设的同时,重点构建以淮南、淮北、蚌埠为核心的产业空间布局,以推动“两淮一蚌”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阜阳由交通枢纽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变,把阜阳建设成皖西北中心城市;打造“中华药都”城市品牌,把亳州建成依托涡河、形成“一河两岸”格局的滨河城市。
 
  (三)优化发展环境,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求突破。省内外经验表明,发展外向型经济,特别是大量利用外资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最现实的增长点。2005年,皖北地区经济对外依存度仅为3%,低于全省10.9个百分点;利用外资额不到全省的三成;利用国内国际市场的比例为93 :7,国际市场所占份额比全省低12个百分点。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其在促进产业高新技术化和加快产业集聚、结构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该区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前景广阔。当务之急就是要着力优化投资软环境,通过低地价、低劳动力价格、高投资回报率及优质高效服务吸引投资者,并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的成功经验,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培育多元化的出口经营主体,使皖北成为全省对外开放、东引西进的又一个重要平台。
 
  (四)加快县域发展,在农民增收上求突破。皖北地区农村人口占全省一半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的87%。从根本上说,加快皖北发展,必须把农民增收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这既是推进皖北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根据皖北实际,应在推动皖北县域经济发展上下功夫。一是开发劳动力资源。皖北农村现有劳动力1600多万人,其中60%以上集中在农业生产上。如果按人均种地10亩计算,富余人员超过500万人,除去外出打工者300400万人,还有至少100万人需要进一步寻找出路。当前,可以利用不少经济发达地区出现“民工荒”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通过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以阜阳为例,2005年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已达190万人,年劳务纯收入80多亿元,占到农村家庭总收入的40%。可见,劳务经济有着巨大的潜力。二是从皖北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实际出发,积极在当地扶持和发展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加快发展纺织、服装、食品、皮革制品以及饮料、酿酒和烟草加工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既有利于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空间。
 
  (五)加大科技投入,在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上求突破。长期以来,皖北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开发和资金的投入,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内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近年来,该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较大改善,很大程度上是靠煤炭价格上升、煤炭行业效益大幅度提升的拉动,科技贡献率明显不足。2004年,皖北地区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居前10位的企业中,煤电企业占7户;全年大中型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R&D5.4亿元,仅相当于GDP0.3%,低于全省0.5个百分点。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削弱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005年皖北地区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只有5.2%,低于全省4.2个百分点。当前,在中央实施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唯有通过科技和人才,将经济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才是加快皖北发展的关键所在。
 
  (六)谋求优势互补,在区域合作上求突破。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皖北各市可以在规划编制、政策接轨、交通共建、项目对接、市场一体和产业集聚等方面进行探讨。如淮南、淮北、蚌埠三市可以打造“两淮一蚌煤电化工业走廊”为契机,谋求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一是充分挖掘各自优势,突出发展煤电一体化和以煤化工为重点的煤炭精深加工业,增强煤电主导产业综合竞争力。二是充分利用蚌埠的交通枢纽优势,加快淮南和蚌埠间的高速公路、铁路建设,解决“两淮”能源和工农业产品运力瓶颈。三是充分利用蚌埠商贸中心的优势,加强与淮南、淮北的物流联动,促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通过合作,不仅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皖北地区发展,还可以充分挖掘各自潜力,达到节约资源和节省成本的目的,产生规模效益,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