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以循环理念建设绿色钢铁产业链

2008-12-08 09:44阅读:140

作者 : 未知   来源 /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字号

  近年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为“包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到关系企业生存进步和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高度,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懈打造“绿色包钢”,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2004年,《包钢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作为国内第一个钢铁生态工业园区规划通过了国家评审, 2005年包钢被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 2006年初包钢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实施方案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包钢被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正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行全国示范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一、包钢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包钢是我国五十年代投资150个亿建设的义务性项目企业,起步比较低,在发展初期对循环经济方面的工作做的比较差。包钢开始进行循环经济的探索性工作是从“九五”开始的,但当时的思路只是局限于末端治理,只是在意识层面有所感悟,还没有真正体现出节能、循环方面的内容。包钢真正转变观念是从“十五”开始,公司理念变“要我循环”为“我要循环”,经过这期间的努力,目前包钢在资源的综合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等有利于循环经济系统建立的一些环节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整体来看,包钢的循环经济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依然处于集团内部的简单循环,与循环经济系统尤其是循环经济生态园区还有很大的距离。

 

  二、包钢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特点

 

  (一)将发展循环经济看作是一种社会责任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作为老国企的包钢依然把社会责任放在重要地位,本着对职工身体健康、对社会、对周边环境负责的态度,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回报社会的需要。在调研过程中包钢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包钢提出“要我循环”变成“我要循环”口号的动力主要是社会责任。“企业是要追求经济利益,但是包钢更要成为追求经济利益、环境和社会责任一体的包钢”。在他们看来包钢五十年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周边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包钢有责任、有义务在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周边环境。这充分体现了包钢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动性。

 

  (二)循序渐进发展循环经济

 

  有着50多年历史的包钢,曾经凭借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巨大的生产能力创造了昔日的辉煌,但其粗放的生产方式、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施也给今天包钢循环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这就决定了包钢的循环经济发展必将是建立在逐步消灭老污染源、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施的基础之上,甚至是与之相伴随的。包钢原有的生产规模决定了它不可能走整体设计,全面推进的道路,其循环经济的发展只能是一个不断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对原有设备进行改进,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管理机制保障循环经济深入实施

 

  为了保障钢铁产业循环经济深入可持续的发展,包钢集团针对自身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规划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首先,建立能源管理组织机构,实行节能三级管理体制。在每一级设有专业能源管理岗位,由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的工程师担任,专职能源管理人员负责对本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其次,制定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到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最后,建立经济责任制,实施四级目标与能耗成本相结合的运作体系,促进有关能耗指标落到实处。

 

  三、包钢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取得的成绩

 

  包钢大力推广“三干、三利用”先进技术,特别是率先在国内钢铁行业2200立方米以上大高炉应用了煤气干法除尘。目前,包钢六座高炉已全部实现干法除尘,成为国内大型钢铁企业中首家实现高炉全干法除尘的企业。

 

  (一)吨钢综合能耗大幅度降低

 

  包钢努力克服原料情况特殊、历史上环保欠账多、环保水平较差、采暖期长等不利因素,使吨钢综合能耗近几年每年以100千克标煤的幅度在降低,2005年“破九见八”,2006年“破八见七”,2007年完成769千克标煤。高炉余压发电(TRT)从2001年的0.23亿千瓦时增加到2007年的2.8亿千瓦时。

 

  (二)吨钢耗新水提前达标

 

  包钢钢产量由2001年的421万吨增至2007年的883.87万吨,增长109.94%,但吨钢耗新水却由2001年的20.5吨降至2007年的7.45吨,降低了64%,实现了增产降水,提前达到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的到2010年吨钢耗新水8吨以下的目标。

 

  (三)减排工作效果显著

 

  钢渣实现了零排放。污水排放从2003年以后,全部成为达标排放,中水排放量从2003年的5166万吨降低到2007年的2501万吨。转炉煤气回收从2001年的0.5亿立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4.8亿立方米。

 

  1、废水治理和循环利用方面

 

  包钢建成黄河上游最大的污水治理工程,优化了包钢总体水循环,实现了工业污水全部处理后的再利用和排放,而焦化厂一回收酚氰废水处理改造、二回收酚氰废水处理改造的完成,更为实现焦化废水“零”排放和总排污水深度处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燃煤锅炉改烧煤气、转炉煤气干法除尘、高炉煤气干法除尘、干熄焦、半干法除氟等节水环保、循环利用项目的大量实施,使包钢新水用量实现了增产减水。2002年至今,包钢新建项目的水系统均采用国内外较先进的节水工艺,积极开发回用水用户,合理配置生产用水量。已建成投产的6号高炉炉体冷却系统采用了软水密闭循环,冷轧薄板生产线的冷轧酸洗水系统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综合处理密闭循环系统。

 

  2、废气治理和利用方面

 

  包钢改进选矿工艺,采用弱磁-强磁-反浮-正浮尽可能地降低铁精矿的含氟量,使后续各生产工序中的排氟量大大降低。采用半干法除氟净化工艺新技术,以减少湿法除氟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如新建265平方米烧结机、一烧烧结机改造,都采用德国半干法除氟脱硫技术等。

 

  为平衡公司钢铁产量提高产生的富裕高炉煤气量,包钢完成3台热电锅炉纯烧高炉煤气改造,新建了二台130/时纯烧高炉煤气锅炉,同时,包钢正在建设两台15万千瓦的燃气轮机组(CCPP),2007年底已交工一台,另一台正在调试,投产后,可消化全部富余煤气。

 

  二炼钢实施转炉干法除尘后,提高了转炉煤气利用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负能炼钢;两座燃煤麦尔兹窑改烧转炉煤气后,利用转炉煤气1.9万立方米/小时,每年减少用煤4万吨,每年直接经济效益约800万元。新建的3号麦尔兹窑利用转炉煤气1.7万立方米/小时。此外,还实施了薄板厂加热炉烧转炉煤气,以及转炉煤气富集到高炉系统等改造。

 

  3、废渣治理利用方面

 

  建成年产地砖140万平方米或墙砖14万立方米的七条生产线,年可消耗钢渣15万吨,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投资6000多万元,引进国内先进工艺和设备,建成年产冶金渣微粉80万吨的生产线,年消耗钢铁渣80万吨。包钢建成了4号高炉水淬渣生产线、6号高炉水淬渣生产线,全部用于水泥掺合料和地面砖等建材行业。

 

  4、保护战略性资源方面

 

  包钢对需要保护的矿岩品种,除在开采过程中实施了分穿、分爆、分采、分运、分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外,还在铁矿石的选矿过程中,对选矿工艺进行改造,开展“双提一降”即提高铁精矿品位,提高铁的收率,降低铁精矿中稀土、钍和其它杂质含量。包钢对进入尾矿坝中的稀土、铌和钍等有用资源,进行封存保护,目前尾矿坝内已存贮尾矿1.5亿吨,其中稀土品位由6.8%提高到8.85%,铌品位由0.13%提高到0.148%,钍品位由0.046%提高到0.062%,均呈富集状态,国家战略性资源得到了妥善保护。此外,为了减轻尾矿坝的生产负荷,包钢在白云鄂博西矿建设之初便确定了在矿区建设选矿厂,采用管道输送铁精矿矿浆,这样既避免了加重尾矿坝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又减轻了尾矿坝的生产负荷。

 

  四、包钢工业生态园区循环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

 

  (一)以资源为依托的老钢铁企业的特点加大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难度

 

  包钢是在建国初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中建立的,其所有的生产方式、生产设备都是以产能最大化为中心,从现在来看可以说纯粹是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式生产。因此,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原有的生产模式必然使其面临比其他企业更大的困难。目前,内蒙古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较好的主要有包铝、蒙西、棋盘井和包钢。包铝属于铝加工企业,由于不包括采矿环节,而且铝加工产业链比较简单,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相对比较容易;蒙西循环经济园区走的是循环经济设计的道路,整个园区就是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设计的,只要后来进入园区的企业符合园区的准入标准,整个园区就能实现循环经济,而且园区比较小灵活性比较强;棋盘井的鄂绒集团由于是新建的企业从一建厂就采用高新技术的环保节能设备,为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之相比,包钢集团作为大型的老钢铁企业,其循环经济发展必将是建立在逐步消灭老污染源、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施的基础之上,甚至是与之相伴随的,而且在实施循环经济过程中,观念的转变、软环境的建设都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包钢发展循环经济的难度。

 

  (二)资金问题成为包钢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尤其是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引进技术设备需要资金,废物处理需要资金,生态保护还需要资金。在包钢,这些资金的来源除了正常的产品销售收入外,还有两个来源,一是废弃物转化为商品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如钢渣制地砖等建筑材料;二是节约的废弃物和排污成本,如废水处理后循环利用。但目前由于初次资源和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使得原材料的价格显著偏低,而在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中,原材料的回收、加工的环保成本却很高,如果再没有国家的一些相应政策的扶持,根本无法与原材料加工产品相竞争。包钢的钢渣砖就是因为在价格上无法与黏土砖竞争而无法进入市场。此外,政府部门由于种种原因也缺乏对老钢铁企业的资金支持。资金的缺乏使得包钢只能分阶段的对原有高耗能,高污染的设备和工艺进行改进和更新,大大减缓了包钢循环经济发展的速度,成为包钢循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巨大障碍。

 

  (三)各级政府缺乏支持循环经济企业的有力政策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循环经济发展主要靠厂商自愿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来实现。但这并不代表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不必发挥作用。通过包钢的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并没有切实发挥自己的作用。首先,国家政府的一些支持政策过于笼统。比如国家的整个资源利用目录(在国家资源目录里的产品,就可以享受国家的一些减免税政策)至今都是南方、北方一个政策,不符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其次,地方政府缺乏一些与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产业性政策扶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再次,地方政府在对国家的一些扶持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比如,国家为扶持矿渣砖的生产,对黏土砖的生产进行收税,从而抑制其产业规模的扩大,政策是好的,可地方政府执行起来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在制砖过程中,国家规定加入35%的粉煤灰就可以享受优惠政策,而一些小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同程度的加一些粉煤灰便通过“公关能力”争取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进而大大降低了成本,这就使得包钢生产出来的重矿渣砖由于在成本上竞争不过黏土砖而无利可图。

 

  五、推进包钢工业生态园区循环经济深入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必须走循序渐进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作为大型老钢铁企业的包钢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大”和“老”的特点,一方面生产规模较大,员工较多,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也较严重,严重影响了企业改变生产方式的速度。另一方面大的生产规模也使得企业在设备更新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这就决定了老钢铁企业不可能像刚起步的新企业一样,通过设计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整体完成向循环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只能逐步地、有计划地淘汰高能耗、重污染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引进先进的、节能、环保的技术设备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多渠道筹集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

 

  对于大型老钢铁企业包钢来说,目前正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各方面需投入的资金较多,而且在短期内经济回报较低,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资金筹集措施。首先,继续研发有利于自身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争取国家的项目扶持资金。其次,扩大对外开放,争取外资投入。一是加强同大的外资企业的合作,争取高新技术和外资的投入;二是以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名义,争取国际上、政府间优惠贷款的支持。最后,将发展循环经济、厂区绿化建设与工业旅游结合起来,开展具有西部工业特色的旅游观光项目,不仅能够带来丰厚的收入,而且可以通过游客的参观游览,使包钢获得更多的社会影响力和企业知名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发行实施循环经济债券的形式,向广大民众筹资。

 

  (三)应将循环经济发展与企业转型相结合

 

  以资源为依托的包钢,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一直将资源作为其核心竞争力,依靠资源开发带来的低成本优势获取利润。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这种竞争方式并不是长远之计。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要想使包钢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教训为鉴,提前做好转型的准备。因此,在改进设备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积极培育以技术为支撑点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钢铁生产的结构层次,逐渐向生产高技术附加值的高端钢转型,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减少对资源的依赖性,避免未来出现资源紧张时面临的尴尬境地。

 

  (四)政府必须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找好自己的位置,真正有所作为

 

  首先,政府应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以资金支持。政府在对企业进行资金支持时,应充分考虑不同企业的特点,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扶持。对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促进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企业或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在资金的支持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税前还贷、贴息贷款、环保补贴等。此外,政府在给予技术研发资金支持时,应避免急功近利的态度,必须从扶持地方特色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给长期的基础性科研工作更大的支持。

 
  其次,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循环经济中的职责分工。地方政府应设立负责循环经济各事项的相应部门,必须使各部门明确自己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具体职能,做到分工明确。还应在更高层次上建立一个统一协调机构,协调循环经济实施过程中出现新情况时各部门的协作与分工,以便能切实创造和提供一种有利于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此外,相关部门在执行政策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办事,一定要为循环经济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