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调查:企业对化肥价格改革持乐观态度

2009-03-18 03:54阅读:121

作者 : 千讯   来源 /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字号
 近日,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河南化肥生产企业对化肥价格改革反映的快速专项调查。所有被调查企业都对化肥价格改革持乐观态度,并期待进一步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调查背景
 
  2008年化肥行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国家多项关于化肥的救市和改革措施密集出台。
 
  20081224日,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宣布,加快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适时将所有化肥出厂价格及除钾肥以外的一般贸易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取消对化肥生产流通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2009124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268号)》,决定推进化肥价格改革,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自125日起实行将除钾肥外的国产化肥出厂价和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正式放开等一篮子政策。
 
  为了解河南化肥生产企业对化肥价格改革的反映及对化肥生产与销售的影响,总队采用重点调查方法从河南工业品价格调查样本中抽选41家化肥生产企业由调查员进厂面访调查。
 
  二、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共涉及全省41家化肥生产企业。从企业性质上划分:国有经济13家、私有经济24家、外商经济2家、集体经济1家、股份经济1家;从年产值(人民币“元”为货币单位)划分:年产值一百亿以上1家、十亿以上5家、五亿至十亿8家、一亿至五亿以下15家、一千万至一亿以下10家、一百万至一千万以下1家、一百万以下1家;从主营产品划分:主营磷肥的5家、主营氮肥的26家、主营复合肥的10家(见以下企业基本情况分组表)。
 
企业基本情况分组表
 
企业性质
企业数
年产值(亿元)
企业数
主营产品
企业数
国有经济
13
100以上
1
磷肥
5
集体经济
1
10以上
5
氮肥
26
私有经济
24
5-10
8
复合肥
10
外商经济
2
1-5
15
 
 
股份经济
1
0.1-1
10
 
 
 
 
0.01-0.1
1
 
 
 
 
0.01以下
1
 
 
 
  三、化肥生产企业对化肥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反映
 
  (一)对化肥价格改革政策的知晓情况。所调查41家化肥企业中的80%表示知道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推进化肥价格改革,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各项政策措施,但是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途径了解,并未直接看到文件;20%企业不清楚。
 
  (二)对化肥价格改革政策的评价。95%的化肥企业认为化肥价格改革政策非常“适时”,针对性强,是“雪中送炭”,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肥工业的最重要改革措施之一。它标志着化肥生产企业从此结束了脚在市场,手却被计划束缚着的尴尬境地,从此可以放开手脚,真正地在市场上见个高低。今后我国化肥价格体制的坚冰将被破除,国产化肥出厂价、除钾肥以外的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不再受到政府指导价的限制,正式实行市场定价。5%的化肥企业认为化肥价格改革政策一般,关键要看具体实施办法,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出台配套的具体实施办法,并切实大力支持化肥行业。
 
  (三)企业认为化肥价格改革措施对化肥市场的影响。63%的企业认为化肥价格改革措施对化肥市场将会产生切实影响,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各个行业影响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化肥价格改革的出台,无疑为身负重压的化肥企业带来新的希望、新的信心。他们坚信这次化肥行业价格改革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化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34%的企业认为这次化肥价格改革对化肥市场有些作用,对化肥生产商来说,若非自身经营不善,以低于成本价出厂销售的情景将成为历史。3%的企业对这次化肥价格改革将对化肥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比较困惑,担心一些不法分子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价格、不明码标价,扰乱化肥市场健康发展。
 
  四、化肥生产企业对化肥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后“新政策”在当地落实情况的反映
 
  (一)是否取消国产化肥出厂价格限制政策。93%的企业反映当地已经取消了国产化肥出厂价格限制政策;7%的企业反映当地还没有取消国产化肥出厂价格限制政策。
 
  (二)是否取消除钾肥外的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限制政策。90%的企业反映当地已经取消除钾肥外的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限制政策;5%的企业反映当地还没有取消除钾肥外的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限制政策;5%的企业不清楚当地是否取消除钾肥外的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限制政策。
 
  (三)是否取消对已放开的化肥出厂价格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最高限价以及对化肥流通环节价格实行差率控制等各项临时性价格干预措施。90%的企业反映当地已经取消对已放开的化肥出厂价格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最高限价以及对化肥流通环节价格实行差率控制等各项临时性价格干预措施;7%的企业反映当地还没有取消对已放开的化肥出厂价格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最高限价以及对化肥流通环节价格实行差率控制等各项临时性价格干预措施;3%的企业不清楚当地是否取消对已放开的化肥出厂价格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最高限价以及对化肥流通环节价格实行差率控制等各项临时性价格干预措施。
 
  (四)是否对化肥生产用电实行价格优惠政策。93%的企业反映当地对化肥生产用电实行了价格优惠政策;7%的企业反映当地对化肥生产用电没有实行价格优惠政策。
 
  (五)是否对化肥生产用气实行价格优惠政策。32%的化肥企业反映当地对化肥生产用气实行价格优惠政策;17%的化肥生产企业反映当地对化肥生产用气没有实行价格优惠政策;51%的化肥生产企业生产用煤或用气是自己生产。
 
  (六)是否对化肥生产企业铁路运输实行价格优惠政策。78%的企业反映当地对化肥生产企业铁路运输实行了价格优惠政策;17%的企业反映当地没有对化肥生产企业铁路运输实行价格优惠政策;5%的化肥企业没有通过铁路干线运输化肥。
 
  (七)是否对化肥生产、流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85%的企业反映当地对化肥生产、流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15%的企业反映当地没有对化肥生产、流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这些优惠政策的实行,得到了广大企业的欢迎,企业希望国家和地方继续保留对化肥生产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继续扶持化肥行业持续发展。
 
  (八)当地是否建立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建立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是保障化肥供应、保持化肥市场稳定的重要条件之一。调查表明,目前河南区域还没有建立地方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化肥生产企业盼望河南尽快建立化肥淡季储备制度
 
  五、河南化肥生产企业2008年生产情况及目前库存情况
 
  河南化肥生产企业2008年生产情况及目前库存情况总体尚好。本次所调查的41家化肥生产企业2008年年产值309亿元;磷肥产量29.5万吨;氮肥产量400.16万吨;复合肥产量136.7万吨。生产方面,有39%的企业满负荷生产;54%的企业限产,开工率不足;7%的企业完全停产。库存方面,当前54%的企业库存正常;14%的企业超正常库存;32%的企业无库存(见以下河南化肥生产企业2008年生产情况及目前库存情况分组表)。
 
河南化肥生产企业2008年生产情况及目前库存情况分组表
 
调查企业
数量
年产值
(亿元)
 
调查企业
主营产品
产量
(万吨)
41家化肥企业
309
磷肥
29.5
氮肥
400.16
复合肥
136.7
企业生产情况
比例数
企业库存情况
比例数
满负荷生产
39%
库存正常
54%
限产
54%
超正常库存
14%
完全停产
7%
企业无库存
32%
 
  六、化肥价格放开后化肥价格的走势与预测
 
  (一)32%的化肥生产企业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化肥价格走势上涨。他们认为国家政策的出台效果,已经迅速反映到市场中,受冬小麦施青肥需求的拉动,化肥市场已经启动,春耕前后价格将小幅上扬。以尿素为例,厂家已经普遍涨价,近日出厂价达到1745/吨。
 
  (二)2%的化肥生产企业认为今后一段时期部分化肥产品价格走势下降。他们认为,河南氮肥等主要产品供大于求,为了减少企业库存,回笼资金,氮肥价格在今后一段时期有望小幅下降。
 
  (三)66%的化肥生产企业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化肥价格会在合理区间波动。企业介绍,化肥生产企业定价有一定原则。一是根据成本状况。近期煤炭价格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可能,下降的可能性也不大,作为化肥生产原料的煤炭价格很难下降,化肥产品的成本支撑比较平稳;二是根据国际化肥市场情况。由于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天然气和油价一时都上不来,使得目前国际化肥市场价格走高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国际化肥市场价格不涨,很难刺激国内化肥市场化肥价格有大的变化。三是根据市场行情。对化肥价格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供求关系。目前,我国化肥供求总量基本平衡,氮肥、磷肥等主要品种均供大于求,国内化肥资源充裕,化肥供应充足。目前正处于春耕阶段,处于化肥销售旺季,价格走势将在合理区间波动、震荡。
 
  七、化肥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对化肥生产企业带来的影响
 
  (一)76%的化肥生产企业认为化肥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将对化肥企业产生积极影响。他们认为,近年来化肥生产用煤炭、硫磺、钾盐、磷矿石等主要原料价格已经完全市场化,价格变化频繁。面对原料市场的大起大落,化肥限价使得企业难以正常组织生产经营,这次的改革使化肥生产企业突破了“两头堵”的桎栲,对促进我国化肥产业的长远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他们认为,这次化肥价格放开将对企业产生三大利好。一是理顺了上游原料与下游产品的价格关系,实现了上下游的市场化,有利于化肥生产企业按市场规律正常组织生产和经营,从而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企业和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二是化肥价格市场化之后,有利于促进化肥生产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化肥出厂价格放开后,企业可以根据生产成本自由定价,同时承担市场需求和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通过市场的导向作用,化肥生产企业必须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开展技术创新,从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技术创新型发展方式转变。三是价格放开后,有利于化肥生产企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价格放开以后化肥生产企业真正进入市场,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这无论是对化肥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还是化肥产业本身的结构调整,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15%的化肥生产企业认为价格改革后对化肥生产企业不利。他们担忧化肥价格放开后,化肥市场的价格监测和监督检查力度跟不上,导致化肥价格旺淡季节大起大落、搞乱市场。
 
  (三)9%的化肥生产企业认为价格改革对化肥生产企业影响不大。其中一家企业认为,这次价格改革对技术高端、管理先进、成本低、具有一定规模的化肥生产企业有利;另一家企业认为,关键是国家农业政策的落实,还有对农民农资综合补贴的幅度与落实。他阐述,既有“谷践伤农”,也有“肥践伤工”,如何找到农产品交换价格平衡点是关键。在市场化过程中,国家当然要更多关注农民种粮的成本和负担问题,别让农民种粮收入不增加。化肥价格上涨不能超过粮价涨幅,否则农民承担不起。更重要的是,国家要综合考虑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实行农资价格上涨与增加农资综合补贴以及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价等挂钩机制,农资综合补贴只增不减,以保证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
 
  八、化肥生产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化肥生产企业成本持高不下。无烟煤是化肥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但占化肥生产成本70%的原材料无烟煤价格却居高不下。河南只有焦作有少量无烟煤,不能满足河南市场需求,一部分无烟煤是从山西省购进。最近由于山西矿难和山西政策性治理整顿30万吨以下小型煤矿,更助推了无烟煤价格的坚挺不下。即使在2008年下半年煤炭价格下跌、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山西无烟煤购进价格仍居高不下。平顶山某化肥生产企业反映,该企业从山西购进的无烟煤,从20081月份起至10月份呈逐月上涨态势,由1月份的746.01/吨飙升至10月份的1105.81/吨。
 
  (二)化肥生产企业用电用气优惠力度不够。据化肥企业负责人反映,国家对于化肥企业用电用气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力度不够,效果一般。如对于企业用电,虽然国家和当地政府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但是在用电的高谷峰时期,优惠政策落实有差别。高峰时期优惠较少,谷底时期优惠较多,实际上企业的用电成本并没有降低。
 
  (三)化肥企业融资困难。据企业反映,银行处于自身利益考虑,企业不缺资金时,银行主动上门“锦上添花”,企业急需资金时,银行并没有“雪中送炭”,致使企业常常因为资金困难不能正常生产。
 
  (四)外运火车皮紧张。据调查,部分化肥生产企业产品外运所需车皮紧张。一是计划审批难,需要多方多次协调才能解决,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二是货运管理不规范,装载货物时不按车皮标定重量装载,收费却按车皮标重收费。如标重为60吨的车皮只允许装载50吨的货物,收费则按60吨车皮标重收取,企业为了及时出货,只能听之任之,增加了企业的销售成本。据有些企业反映,目前外运车皮并不是非常紧张,只有外运农资产品的车皮稍有紧张,原因是农资货物运费低,铁路方面不愿意多发车皮运输,导致了有的化肥生产企业不能按时发货,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销售和企业的信誉。
 
  (五)化肥市场鱼目混珠。一是化肥生产企业准入门槛太低。近几年,化肥生产企业中涌现了许多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能力弱、资金短缺的小型复合肥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较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二是化肥市场假冒伪劣产品泛滥。这些产品大部分外包装标示和内装量不一致,标准含量低、质量差,因其价格低廉受到农民的青睐。据了解,复合肥中某种元素含量减少一个点,随之就可降低成本7080元,若氮、磷、钾都减少一个点,一吨化肥就可降低成本240元。这些产品的存在对那些标准高、含量高、成本高的大型化肥生产企业销售市场构成了很大冲击。
 
  九、化肥生产企业对推动化肥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化肥产业预警应急机制。当前化肥产业所遇到的困境,除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外,缺少化肥产业预警应急机制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当初国际市场近乎疯狂之际,国内企业对国家金融危机将波及实体经济的态势缺少警惕,国内进口环节也存在问题,不能及时应对危机变化的情况,使得国内化肥企业在高位下接下大量原材料,造成巨亏。同时,20089月份不合时宜地上调化肥出口关税政策,也说明对危机预警不够。这些都造成目前被动的局面。对化肥企业来说,这段经历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就是必须建立我国化肥产业预警应急机制。国际市场上原油、硫黄、钾盐等化肥原料价格出现了几倍、十几倍的波动,这是从前从未有过的情况。而国内企业对这些原料的进口依赖程度又很大。化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又要求其价格不能波动太大,这就给化肥生产企业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国内任何一家化肥企业都根本无力单独应对这一难题。因此,建议国家建立化肥产业预警应急机制,在市场研究、原料储备和建立应急资金等方面有所准备,从全国层面上应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保障我国化肥生产健康发展。
 
  (二)希望国家能对化肥生产用煤炭价格进行适当的干预。尿素产品近80%以煤为原料,其中60%是块煤,这样的煤炭多来源于外省,但外省煤炭征收出境费,准销票制度、资源保护等垄断性政策,造成化肥原料紧张,块煤价格不断上涨,块煤价格与末煤价格差距越来越大。据了解,块煤高出末煤价格差距是:06241/吨、07269/吨、08462/吨,进入09年以来为511/吨。高价原料致使化肥生产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从市场来看,化肥生产原料还有上涨势头,对化肥企业发展非常不利。恳请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化肥生产所用的原材料煤的价格管理,避免人为增加化肥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目前某省收取煤炭出境费每吨110元,人为增加了化肥企业的生产成本,希望国家能对煤炭价格及不必要的附加收费进行适当的干预。
 
  (三)对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税收等实行的优惠政策应长久施行并有长远规划。企业反映,进一步扩大对化肥生产企业的政策优惠范围,希望国家能够长久保留对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实行的价格优惠政策,长久保留对化肥生产、流通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希望在金融危机特殊时期,优惠的幅度和力度再大一些,帮扶和扶持中小型化肥企业正常运转。
 
  (四)希望国家政策引导,鼓励银行对化肥企业给予扶持
 
  化肥企业在发展中经常遇到资金短缺等问题,限制了企业的自我发展,他们恳请国家对化肥生产企业发展资金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为化肥生产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使我国化肥行业持续发展、规模发展、科技发展、环保发展。
 
  (五)加大对化肥生产企业铁路运输扶持力度。由于铁路运输部门对农资运输车皮安排较少,在企业急需外运产品时不能满足需要,建议铁路运输一定要按照计划及时发运货物,尤其是要侧重保证大型企业化肥运输需要;对于公路运输,物流企业要尽可能提供便利,减少运输费用。
 
  (六)规范化肥市场。一是要切实加强化肥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加大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坑农害农不法行为,保护化肥生产企业的品牌及名誉,维护化肥市场秩序;二是要提高化肥生产企业准入门槛,平衡化肥企业的区域分布,建立行业退出机制,使消耗高、污染重的小型企业尽快退出市场,确保化肥产品质量,保护农民利益。
 
  (七)建立地方各级化肥行业协会。建议地方政府牵头建立化肥行业协会,为化肥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从生产到库存,从销售到运输,大开政策信息互通共享之门。
 
  (八)加大化肥淡储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等应该把化肥的市场调控机制提高到和农产品市场调控机制同等的高度,拨出专项资金,利用淡季农资价格较低的优势,增大淡季储备量,建立和完善地方各级化肥储备制度。据了解,目前河南省还没有建立化肥淡季储备制度。
 
  (九)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一方面要增加农资综合补贴的额度,要根据农资市场的特点建立农资价格变动与农资补贴的联动机制,适当增加农资综合补贴额度;另一方面要加快农资综合补贴的发放速度,要总结20062008年开展补贴的经验,加快财政资金发放速度,使国家支持政策能够及时发挥最大的效用。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