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工业问题研究

2008-12-19 03:00阅读:138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

字号
  2008年初,中共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通过重新认识省情,制订新的发展目标,确立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这表明,现阶段四川经济尚欠发达,发展尚显缓慢,经济发展质量尚待提高。四川怎样才能“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摆在四川各级、各地、各方面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课题认为,制订并实施符合实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四川“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以工业发展为主题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是现四川“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为此,本课题拟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加快四川工业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供有关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参考。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1. 区域经济的概念
 
  根据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归纳分析,本课题认为,区域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区域生产力布局状况及经济发展情况。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区位不同,拥有的资金、人才、技术、原材料及能源等资源不同,经济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
 
  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比较著名的有早期的古典区位理论,近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平衡发展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结合本国实际提出的梯度发展理论、点轴发展理论、网络开发理论等。
 
  古典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空间法则的学说,产生于资本主义商业和运输业大发展的18世纪,形成于19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其代表性理论有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平衡发展理论主要强调一国或地区产业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它注重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平衡部署生产力,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丹等。
 
  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区域拥有的资金、人才、技术、原燃材料等资源存在差异,因而,社会经济发展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并且强调在不平衡系统中总是存在着支配性的因素,它代表着总体的行为,因此,在不同时期要选择支配全局的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发展经济;投资应该有选择地在若干区位条件优越的增长极地区进行,其他地区则通过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发展。这种理论以佩鲁克斯、赫希曼等为代表。
 
  梯度发展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五:一是指一个国家各区域的发展往往不是齐步走或平衡发展,而是存在着发展次序的先后和发展水平高低的梯度。二是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所处梯度主要是由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特别是主导产业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决定的,主导产业部门处于工业生命周期上升阶段的地区,则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梯度地区。三是指高梯度地区是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新生产经营管理与组织方法的发源地,产业结构的更新会促使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地区发展和集中。四是指梯度推进过程是在动态上产业的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产生经济向高度地区进一步集中,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又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会造成两级分化。五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次序上,应优先支持和促进高梯度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带动和促进低梯度地区经济发展。
 
  点轴开发理论是生长轴理论和中心地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它是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把经济看作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亦即点和轴两要素结合在同一空间的经济结构模型。点轴开发理论认为,工业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城市或优势区位的区域,并呈点状分布。这种工业点,既是区域经济中的增长点,也是点轴开发系统中的中心。经过点状增长极开发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点逐渐增多,点和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的需要,通过交通线路、动力供应线、通讯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就形成了轴。这些轴本是为工业点服务的,但轴线一旦形成,对人口、产业就具有了吸引力,各种生产要素便会向轴线两侧集中,并产生新的点,逐渐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它适用于通过点轴开发使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地区。网络开发旨在进一步延长和拓宽增长极和发展轴,强化“点”、“轴”在经济发展中的辐射作用。通过网络发展,一是扩大增长极的辐射带动力,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结构优化,带动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二是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网络开发中,首先要具备作为增长极的中心城镇;其次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发挥吸引和辐射作用;其三要具备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等。
 
  辐射理论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向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理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并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彼此的辐射,两者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利于后者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提高,也有利于前者的进一步发展。辐射分为点(城市)辐射,线(铁路、公路、江河等)辐射,面(以中心城市或辐射干线为核心的发达区域)辐射。
 
  城市群理论是指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相对较大的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通过集聚的人群和产业群,以及拥有经济竞争所需要的各种经济社会资源,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所在区域的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拉动周边落后地区发展起来。
 
  3. 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质
 
  综合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制订什么样的发展战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来实现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而为了促进资源秉赋不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不同,地理区位不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不同区域共同发展,必须制订科学的发展战略,采取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
 
  对于四川这样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短缺的欠发达大省,总的说来必须走不平衡发展的道路。之所以如此选择,一是因为根据各工业化国家和我国建国以来的实践,共同发展不等于平衡发展,特别平衡地安排投资和生产力布局是不可取的;二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区和企业都讲求最佳经济效益,平衡地安排投资和生产力布局是不现实的。当然,选择不平衡发展不是要顾此失彼、两级分化的发展,而是要对不同的区域经济制订不同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通过使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再带动和辐射其他地区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理论中不平衡发展的诸多模式都是可以借鉴的,但均存在一定缺陷,就是可能会造成不同区域间过度贫富差距。这是我们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确定区域发展模式时要特别予以关注和预防的地方。
 
  4. 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
 
  解决了发展模式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抓手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抓工业发展。不论是古典区位理论,还是为多数国家或地区认同并予以实践的不平衡发展理论,都是以工业生产力的布局或者说是以工业的发展来实现区域发展的。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工业发展了,才能促进为工业服务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包括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等。因此,合理布局工业生产力,加快工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
 
  二、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中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 工业已成为绝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从经济工业化情况看,2007年,全省除广元、达州、巴中、甘孜4市(州)工业增加值尚少于农业增加值,经济发展还处于农业经济为主的阶段外,其余17个市(州)的工业增加值均超过了农业增加值,经济的工业化特点逐渐凸现。
 
  从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看, 2007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小于30%的,只有广元、广安、巴中、甘孜4市(州),其余17个市(州)均高于30%。其中:高于全省平均比重37.3%的有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内江、乐山、眉山、宜宾、雅安、资阳等11市;高于全国平均比重43%的有自贡、攀枝花、德阳、内江、乐山、宜宾等6市。
 
  工业在各地区域经济中地位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左右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以全省工业为例,2007年四川工业新增增加值769.20亿元,占全省新增GDP的比重达41.19%,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0%以上,拉动全省经济增长达9.0个百分点以上。
 
  2. 涌现出了推动全省工业发展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首先,成都在全省工业发展中发挥着“火车头”的作用。截止2007年,成都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已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73.41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9.98%,全省工业增加值约3成的份额由成都创造。从企业分布看,成都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63家,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0%
 
  其次,形成了两大工业增长极。缘于建国初期的工业布局,加上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四川工业主要集中在成都、德阳、绵阳组成的“成德绵经济区”和泸州、宜宾、自贡、内江组成的“川南经济区”。从2007年的情况看,“成德绵经济区”拥有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4915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46%;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达1772.31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5%;“川南经济区”拥有的规模以工业企业数为1773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17%;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为828.65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两大片区合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688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63%;工业增加值达2600.96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7%,全省工业经济近三分之二的力量集中于这两大片区。
 
  其三,出现了一些具有区域性影响和带动力的工业增长点。除“成德绵经济带”、“川南经济区”外,在近年来较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四川其他一些地区也涌现出了一些工业发展快、工业实力增强的,并具地区影响和带动力的工业增长点,如攀枝花、乐山、南充、达州、凉山、资阳等市(州),这些地区的工业不仅增长快于全省,而且经济效益水平也高于全省;不仅促进了全省工业保持较快发展,更积极地影响着本地及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
 
  其四,形成了以成都为龙头的工业经济带。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四川已形成了以高速公路或铁路为纽带的有利于工业发展的经济带。目前主要有成绵高速公路或铁路经济带;成达高速公路或铁路经济带;成乐高速公路或铁路经济带;成宜高速公路或铁路经济带。这些经济带以铁路或公路作为联结纽带,将沿线的工业重镇有机联结起来,不仅有利于各工业重镇在互动中获得进一步发展,还会通过它们的辐射和聚集效应将长期影响和带动各经济带及其相邻地区工业的发展。
 
  3. 形成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工业经济区域
 
  由于建国后国家生产力布局奠定的基础,更由于改革开放后各地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发展工业,目前四川已初步形成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工业经济区域。如成都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医药、航空、汽车、生物技术等为主的工业发展重点;德阳已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装备制造、化工生产、食品制造或加工等为主的工业发展重点;绵阳已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冶金生产等为主的工业发展重点;川南的宜宾、泸州、内江、自贡已形成了以化工、饮料、机械、冶金等为主的工业发展重点;攀西的攀枝花、凉山已形成了以冶金、采矿、能源为主的工业发展重点;乐山、眉山已初步形成了纺织、建材、能源、机械、食品加工或制造为主的工业发展重点;资阳、遂宁、南充已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制造或加工、机械、纺织、服装等为主的工业发展重点,其余市(州)或地区工业发展也逐渐凸现出各自的特色,但工业经济实力尚显弱小。
 
  4. 各地工业发展逐渐由“散乱”到“集中”的模式转换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 156”项重点工程的促进和后来的“三线”建设,四川现代工业逐渐兴起。但是,由于当时工业布点少,四川工业在区域布局或发展上还谈不上是“分散”还是“集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各地大力发展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四川出现了“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局面,工业布局散乱,工业发展质量不高。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出于对改革开放20多年工业发展的反思,大批以粗放经营,“脏、乱、差”等为特点的乡镇企业、集体企业逐渐被“关、停、关、转”。同时,以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开发区、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加工园区为引导,各地改变了“遍地开花”的工业发展模式,逐渐走向集中发展。截止2007年,四川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各类开发区或园区达191个,仅集中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有3812家,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35.59%;相应完成的工业总产值达1666.92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09%。四川工业发展在区域表现上逐渐由“散乱”到“集中”的模式,不仅因为集中发展而改善了工业发展条件,促进工业“加快发展”,而且由于集中发展有利于治理环境、保护环境,还会实现工业的“科学发展”,最终达到“又好又快发展”。
 
  5. 区域经济中工业发展出现了多种联合或协作形式
 
  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通过不同区域间的经济辐射或回波,也就是依靠各自拥有的优势,互相作用、相互影响,实现共同发展。从近阶段的情况看,四川区域间经济发展中工业发展的联合或协作形式主要有:一是由上级政府“钦点”,经济较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偏远贫困地区等的对口支援或帮扶。通过这种形势,经济较发达地区为“老、少、偏”地区输入了技术、资本、人才等,促进了“老、少、偏”地区工业的发展,而“老、少、偏”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回馈了原燃材料、廉价劳动力,为经济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工业提供了保障,如成都对阿坝的支持等。二是不同区域或不同市(州)间自主开展联合或协作。双方为实现工业发展,在资金、技术、资本、土地、原材料、能源、人才、劳动力等诸多方面开展合作或协作,如阿坝与都江堰、资阳与阿坝等。三是通过共同建设工业园区等进行的合作或协作。近年一些地区凭借工业集中发展东风,除了在自己辖区内建立了各类园区发展工业外,也开始进行双方或多方合作或协作,在彼此交界、交通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健全、工业基础不错的地方共同建立工业园区,互相利用资金、技术、土地、原材料等优势共同发展工业,如成都与资阳、德阳与遂宁等。四是大企业集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日益成为合作与协作的重要角色。一方面,大企业集团依靠兼并、购买、控股、新建企业等方式,实现了跨地经营,在使其他地区企业成为子公司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通过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等输入子公司,使子公司所在地工业相应获得发展;一方面大企业集团通过产业链延伸,在原材料富集或优质地区、在能源富集或优良地区建立上游生产企业或配套产品生产企业而进行跨地经营,在保证自身原材料或能源供应,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集团发展、竞争的同时,大力推动了相关地区工业发展。大企业集团日益成为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区域或地区合作或协作发展工业的有效模式。
 
  三、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中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各地工业发展尚无具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作指导
 
  上世纪90年代初,当四川抛弃了“粮猪稳天下”的经济发展思路后,四川工业加快了发展步伐。但是,近20年来不仅没有缩小与上世纪70年代末工业基本相当的山东、浙江等的差距,而且还被后来居上的河南、河北等超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四川长期以来只有工业发展目标和产业政策,而无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来指导工业发展。历届省委、政府都为加快四川工业发展而提出了令人振奋的目标,如,“工业强省”、“以工业促进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建立全国工业大省和西部工业强省”、以及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等,同时为实现这些目标,在产业发展政策也相应提出过发展“六大支柱产业”、“四大优势产业”、“73优势产业和潜力产业”等产业政策,但却没有很好地制定相应的区域性发战略来指导各地实现工业发展目标,发展相关产业。其间,虽理论界和专家学者提出过,如“成都平原经济圈”、“成德绵经济带”、“川南城市群”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观点,但基本未成为各级政府正式文件而付诸实施。结果是在各地区争先恐后要求发展的形势下,全省在区域生产力布局和发展上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没能将相对紧缺的资源优先用于条件较好、工业基础较好的重点地区,导致全省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的工业没有得到更理想的发展,落后地区的工业起色仍然不大,没有形成实力极强、发展十分突出的工业片区和地区。
 
  2. 各地工业发展差距依然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四川各地工业虽有长足发展,但与全国及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主要体现:一是工业企业较少。2007年,四川每万人拥有的规模以工业企业只有1.32户,较全国平均水平少1.23户。而各市(州)中,只有成都(2.84家)、自贡(1.39家)、攀枝花(2.90家)、德阳(2.47家)、(绵阳(1.49家)、乐山(1.80家)、雅安(1.87家)等7市,每万人拥有的企业数多于全省平均水平,而泸州(0.92)、广元(0.71)、遂宁(0.72)、内江(1.18)、南充(0.52)、眉山(1.27)、宜宾(0.77)、广安(0.49)、达州(0.53)、巴中(0.21)、资阳(0.77)、阿坝(1.09)、甘孜(0.45)、凉山(0.64)等14市(州),每万人拥有的企业数少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近几年伴随工业的快速发展,四川各地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大,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各地工业经济总量尚显偏小。2007年,作为全省工业龙头地区的成都的工业增加值为1173亿元,不仅不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大直辖市,也不及深圳、广州、杭州、青岛、大连、沈阳等副省级城市,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居第10位,只多于济南、长春、厦门、西安、哈尔滨5市。其余各地的工业增加值,除德阳为334亿元以外,其余则在300亿元以下,广元、广安、雅安、巴中、阿坝、甘孜则在100亿元以下,分别只有56亿元、99亿元、70亿元、23亿元、32亿元、19亿元。除成都以外,其余市(州)的工业经济总量不如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县(市、区)大,有的甚至不及沿海发达地区一些乡(镇)多。三是工业主导地位还不十分突出。2007年,四川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7.3%,较全国平均水平低5.7个百分点。各市(州)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自贡、攀枝花、德阳、内江、乐山、宜宾6个市,其余15个市(州)则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工业对工业化的贡献不大。工业化的主要标志指标是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非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2007年四川两大标志指标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其中四川非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2.1%,较全国低7.1个百分点,非农业从业人员中的工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为13.2%,较全国低1.1个百分点。这表明,四川工业无论是从其经济总量,还是吸纳的从业人员来看,对工业化的贡献均不如全国平均水平。五是县域工业发展情况更差。2007年,全国平均每个县(市、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7.80家,而四川平均每个县(市、区)仅有规模经上工业企业59.20家,四川较全国平均水平少58.63家,仅约及全国各县(市、区)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国平均每个县(市、区)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为37.55亿元,而四川平均每个县(市、区)仅创造了21.62亿元,只为全国各县(市、区)平均水平的57.59%
 
  3. 各地工业行业结构雷同性尚显突出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各地追求经济自成体系,适应本地尤其是本地农村市场的需要,加上资本、技术、交通运输等条件较差下,为追求工业的快速发展,低水平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现象十分严重,最终导致了各地区间工业经济结构特别是行业结构的雷同性。尽管上世纪90年末,伴随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宏观调控的干预,一些规模小、管理乱、经营差的企业,如小水电、小煤窑、小化工、小水泥、小纺织等类企业被“关、停、关、转”,各地工业的结构的雷同性有所改善,特别是在本轮经济周期高涨期,一些行业迎合市场需求的拉动而迅速发展起来,一些地区的工业经济显现出了一些特色,但各地长期形成的工业行业结构变化仍然不大,雷同性仍然突出。
 
  4. 各地工业资源和产品流动性不强
 
  由于各地工业行业结构存在雷同性,加上四川市场经济尤其是广大县域市场还比较落后,资源配置的要素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经济秩序不规范,导致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四川广大地区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市场主体难以准确及时地掌握各种物质资源及相关质量、价格、供求等信息状况;财政分灶吃饭,地方利益的人为干扰;等等,阻碍着四川各地区间以及四川与省外市场的贸易,省内市场被切割成诸多区域性的小市场,造成四川省内统一的要素和资源配置市场没能全面建立起来,并导致了四川与全国市场的有机联系尚不十分紧密,工业经济具有极强的内生性,流动性不强。
 
  5. 区域经济发展中工业发展条件尚差
 
  四川不沿边,不沿海,区位条件相对较差。但是,从西方一些国家的实践经验看,内陆国家或地区也可获得较好发展,如欧洲的瑞士等国。其中的关键是要创造经济发展的条件。从这一点来看,四川各地工业之所以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与发条件尚差有较大关系。主要表现:一是城市化水平低。2007年,四川城市化率仅为35.6%,较全国低9.3个百分点,在全国仅高于河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居第26位;21个市(州)中只有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内江、乐山等8市的城市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余13个市(州)的城市化率则低于全省水平。城市化率低,削弱了四川及其各地城市对工业发展的拉动力。二是城市数量相对较少。2007年,四川每万平方公里拥有的城市数(含地、县两级城市)仅为0.66座,较国内少0.01座,较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发达省份分别少1.79座、3.24座、2.58座、2.40座。城市数量少,工业的聚集能量较差,不利于工业发展。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尽管四川各地在改革开放以来对基础设施建设倾注了大量精力和财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地域广阔、地势险峻造成投资成本高,加上财力相对不足,四川各地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还与工业发展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还未将各市(州),尤其是各县(市、区)便捷而快速地联结起来,也还未与全国各地有机而紧密地联结起来。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制约着四川工业资源和产品在省内各地及省外市场的流动,抑制了各地工业的发展壮大。
 
  四、对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中工业发展的思考
 
  1. 坚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基本理念,确保四川工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西方发达国家和印度、韩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坚持不平衡发展是各国进行区域经济开发时所采取的基本做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成功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在较短时期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四川是中国的一个经济欠发达大省,幅员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堪比世界上许多国家,其东、西、中、南、北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地理气候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各区域的经济基础和发展阶段也还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各地的经济功能和发展方向不能完全相同。如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采取“平衡发展”、“同步发展”,搞“一刀切”或“齐步走”,在现阶段资金、物资、技术、人才等尚显缺乏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最终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工业是难以迅速发展起来而使四川成为工业强省的,最多成为一种小敲小打、全面开花,缺乏竞争、内生性强,不能很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主导经济发展的小工业经济。只有遵循不平衡发展规律,坚持走不平衡发展道路,集中资金、技术、物资、人才等让一些区域或地区得到优先发展,才能使四川经济和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在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富裕起来后,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或通过富裕地区辐射波及落后地区,最终实现四川不同区域或地区经济和工业的协调共同发展,以及全省各地共同富裕的目标。总之,改变平衡发展观念,走不平衡发展道路,将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促进一些地区优先发展起来,再带动和引导落后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协调与共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是经济欠发达、发展难度较大、发展情况复杂的四川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
 
  2. 实施符合四川实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力促四川工业科学发展
 
  根据不平衡发展理念,四川可根据现阶段各地经济和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等制定出今后较长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导四川经济和工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可从如下思路入手:一是优先发展已形成的“成德绵经济带”和 “川南城市群(泸州、宜宾、自贡、内江)”,集中力量使它们的经济和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促其成为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驱动轮;二是优先发展成都及其周边重点城市的经济和工业,建设以特大城市成都为核心,以德阳、资阳、眉山等及其重点县级市为卫星城市的“成都大都市经济圈”,使之成为四川区域经济和工业发展的辐射中心;三是优先发展成都,绵阳、乐山、泸州、西昌、南充的经济和工业,并加快其城市化进程,完善其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其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物资、人才等,将成都建设成为国际大都市,将绵阳、乐山、泸州、西昌、南充建设成为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形成以成都为龙头,绵阳、乐山、泸州、西昌、南充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四川区域经济和工业发展的增长极或辐射点;四是加强与重庆经济的紧密合作,本着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重点发展成都、重庆周边经济基础好、工业实力强或潜力大的中心城市的经济和工业,形成以成都、重庆为四川区域经济和工业发展的辐射核,并利用交通线、动力(能源)供应线、水资源供应线等,将其附近的绵阳、德阳、眉山、乐山和资阳、内江、泸州、遂宁、广安、达州联合起来,成为四川区域经济及其工业发展的主要辐射线和辐射点;五是重点发展成都及自贡、攀枝花等18个地级城市和江油、简阳等14个县级城市的工业,使之成为全省工业的增长点,并以工业促进其经济快速发展起来,成为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点。
 
  3. 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杠杆的双重作用,推动四川工业健康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归根结底要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要真正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取得成效并保持永久活力,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杠杆调节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作为必要的补充,当市场失灵的时候和地方,必须通过政府的干预来引导和规范甚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只有运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才能以工业为核心内容,优先、重点发展起来一些区域,使其工业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增长极,尽快发挥扩散效应,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控制贫富的两极分化。现阶段,四川不仅存在“市场短缺”的问题,也存在“政府短缺”的问题。为此,不仅要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运行机制更加健全,也要建设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使政府的行为、法制等更加规范化,力求在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中,使“市场”和“政府”两个杠杆充分发挥功效,并形成“相互约束”的机制,达到让市场来推动政府的改革与政府来规范市场相结合,起到相生相长的作用。
 
  4. 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使四川各地工业有序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历来备受争议,争论的焦点和分歧在于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二者的关系。平衡发展理论是从社会经济伦理观出发,坚持社会经济发展权应该人人平等,不能因为人的生存区域不同而享受不同的经济发展条件和权利。而不平衡发展理论则突出市场、效益,主张将经济资源优先配置到收益丰厚、效益较好的区域中去,通过资金的积累和示范效应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更好更快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总是相对不足和不均衡的,要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首先应考虑效率原则,通过一些区域的较快发展迅速积累资金,然后通过聚集作用和扩散效应,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性和均衡性传递,最终达到区域经济快速而协调发展。因此,在推进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使工业获得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坚持“突出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效率、公平”的关系,使资金、资源等优先确保工业基础、效益较好的区域或地区的工业的发展,在这些区域或地区工业得到充分发展后再逐渐加大其他区域或地区工业的发展力度。同时,在首先加快工业基础、效益的区域或地区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采用有效措施,比如财政转移支付、对口支援扶持等措施,保障落后地区获得适度发展。
 
  5. 力求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相结合,实现各区域工业协调和共同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个区域经济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区域经济发展,不单是由某一区域的经济利益所决定的,也是由该国或地区的整体经济利益所决定的。这是许多国家或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实践经验。因此,四川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推动工业发展时,既要充分发挥各区域的区域优势,率先发展各自区域性产业,增强本区域工业经济实力,又要为提高全省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作出贡献,防止各区域只立足自身利益而形成无序竞争,伤害全省工业和整体经济发展的全局利益,力求实现各区域工业和经济发展优势资源互补,最终达到共同又好又快地发展。
 
  6. 科学确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增强各地工业经济的竞争力
 
  目前,四川工业中各产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够,重要原因在于各地产业结构雷同性突出,没有根据自身的优势发展好优势产业。为此,要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角度出发,通过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引导,使各地科学确立发展的重点产业,并花力气、下功夫将其发展起来,从而凸现各地经济特点,防止恶性竞争,增强四川工业经济的竞争力,实现省内各地或区域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根据四川各地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等情况,我们认为:成都、德阳、绵阳应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医药、化工、汽车、生物技术等产业;泸州、宜宾、自贡应重点发展饮料、化工、能源、纺织、食品制造等产业;攀枝花、凉山应重点发展冶金、能源、采矿,以及优质农副产品加工和制造等产业;广安、南充、达州等应重点发展纺织、服装、能源、食品制造等产业;甘孜、阿坝、雅安应重点发展农副及畜牧产品加工、食品制造、皮革制造、医药制造、木材加工、家具制造等产业;广元、巴中应在大力生产农、林、牧、副、土、特产品的同时发展绿色生态的食品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制造、木材加工等产业;而遂宁、资阳、内江、眉山、乐山等地应积极引进港澳台资、沿海资金、外商资金,尤其要聚集回川民工资金,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建材、纺织、服装、旅游工艺品、小商品生产等产业,使之成为四川开放的重要地区,工业及经济发展最灵活、最活跃的地区。
 
  7.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工业发展创造条件
 
  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地工业发展情况之所以较差,除了受资金、技术、资源等的影响外,与各地基础设施或称投资硬环境不完善有极大关系。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中工业资源的流动性,促进各地工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一要加强铁路、公路、水运建设。要认真落实好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以铁路为主线,加快出川通道的建设,为四川工业资源与兄弟省(市、区),甚至国际市场进行流动创造条件;完善公路运输网络,除以成都为中心用高速公路将各市(州)有机连结起来外,还要以高等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将各市(州)的县(市)紧密联结起来,确保各区域或各地工业资源的顺畅流动;要从促进区域经济尤其是工业发展为目的,考虑未来区域经济和工业发展的需要和区位、基础、潜力因素,加强泸州、南充、乐山等地的水运航道、港口等的建设,使之与重庆的联结更加通畅、快速、便捷,为四川大宗物资出川创造条件。二要加快推进城市建设。要促进各中心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人口比重,尤其要重点加快提高绵阳、乐山、泸州、西昌、南充等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使之成为四川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性经济中心;要提高甘孜、阿坝的城镇化水平,改良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习惯,引导少数民族宗教世俗化,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为各地或区域工业发展聚集人气、提供高素质劳动力。同时,为适应城市化水平提高,以及为各地或区域工业发展吸纳人才、资本、技术、资源等,还要加大各城市在交通设施、生活设施、医疗设施、教育设施、通讯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三要进一步加大通讯设施建设。要健全完善电话、电视、网络等设施建设,促进各地区或区域工业发展适应信息化的需要,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
 
  8. 以大企业集团为依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地工业发展的合作与协作
 
  大企业集团具有技术、资金、管理等优势,以及跨地经营的特点,是开展区域经济协作或合作的重要力量。经过20多年的组建和培育,目前四川已拥有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大企业集团,不仅具有扩张的能力,也有进一步壮大的愿望。为加快各地工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工业的快速发展,一定要重视大企业集团的力量,并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开展区域经济协作与合作的作用:一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激励大企业集团参与省内区域经济发展中工业的发展;二要完善市场管理体制,整顿市场秩序,打破贸易壁垒和经济封锁,为大企业集团跨地投资经营扫清障碍;三要鼓励大企业集团采取多种形式参与省内区域经济发展中工业的发展,既支持大企业集团以购买、兼并、控股等方式,使其他地区的相关企业成为大企业集团的子公司,也要鼓动大企业集团为保障自身的原材料、能源供应,以及附产品的需求,跨地投资建设新兴的相关企业,使企业集团通过产业链向上游和下游产业的延伸获得扩张壮大的同时,为一些区域或地区投资建设新兴工业企业;还要鼓励大企业集团作为重要的投资主体,有意识地参与贫困、落后地区的开发,为一些地区投资新建一批新兴工业企业,为促进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履行应尽责任。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