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预警系统下游供应状况分析

2018-10-12 10:15阅读:41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原创

字号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疲劳预警系统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疲劳预警系统主要应用于长途客/货运车、危险品运输车辆、校车、出租车、公交车、家用轿车、泥头车及多种营运车辆,在本报告里,对下游应用的轿车、货运车、长途客车行业进行重点分析。

轿车是指用于载送人员及其随身物品,且座位布置在两轴之间的汽车。包括驾驶者在内,座位数最多不超过九个。一般轿车强调的是舒适性,以乘员为中心。而且是从经济性考虑出发,选择马力适中、排量小、耗油量小的发动机。

按照中国大陆标准划分为:微型轿车(排量为1L以下)、普通级轿车(排量为1.0~1.6L)、中级轿车(排量为1.6~2.5L)、中高级轿车(排量为2.5~4.0L)和高级轿车(排量为4L以上)。

过去我国是以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市场意识不强,价格敏感度较差。当时轿车是按计划分配式的模式销售,以发动机排量来衡量轿车的等级,由此分为微型轿车、普通轿车、中级轿车、中高级轿车和高级轿车几类。在某些时候的通俗分类法是以价格为主,技术规格为辅。将20万元以上的轿车视为中高级轿车;15万元~20万元为中级轿车;10万元左右或10万元~15万元为普通级轿车;10万元以下为微型轿车或经济型轿车。

2013年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为1.46 亿辆,每百户拥有36 辆汽车,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未来我国汽车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013年我国轿车市场规模为1330万辆,同比增长18.86%;2014年我国轿车市场规模为1253万辆,同比下降5.79%;2015年我国轿车市场规模为1170万辆,同比下降6.62%;2016年我国轿车市场规模为1224万辆,同比增长4.62%;2017年我国轿车市场规模为1185万辆,同比下降3.2%。

在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汽车企业的竞争格局将进一步重塑,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在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表现相对出色,受益于新产品周期,上汽大众上半年同比增长超过15%,一汽-大众同比增长9.8%,市场份额也呈现上升趋势。在自主品牌中,吉利与上汽乘用车凭借出色的产品竞争力,市场表现可圈可点,成为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

然而,上汽通用五菱、长安以及长城等车企销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落,日系品牌中除了东风日产外,其他企业增速均有所降低。刘春辉认为,造成上述品牌增速回落的原因在于经济环境以及消费升级等。这从今年上半年高档车的市场表现可以得到印证,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档车销量达到133万辆,同比增长11.5%,虽然涨幅较去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但仍远高于乘用车整体市场3.8%的增速,市场份额由2014年的9.08%提升至12.5%,成为上半年拉动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

经历近几年持续负增长,轿车在低基数、主流车型降价促销、新能源以及高档车市场强力带动下,市场持续回暖。

卡车,又称作载货汽车,一般称作货车,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有时也指可以牵引其他车辆的汽车,属于商用车辆类别。一般可依照车的重量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绝大部分货车都以柴油引擎作为动力来源,但有部分轻型货车使用汽油、石油气或者天然气。

卡车按承载吨位分为微型卡车、轻型卡车、中型卡车、重型卡车、超重型卡车。

微型卡车:总质量小于1.8吨;轻型卡车:总质量为1.8-6吨;中型卡车:总质量是6-14吨;重型卡车:总质量为14-100吨;超重型卡车:总质量100吨以上;车型:平车、自卸车、牵引车、箱车、半挂等;驱动形式:4*2、4*4、6*2、6*4、6*6、8*4、8*6等。

2012年,我国载货汽车市场规模为340万辆,2013年我国载货汽车市场规模为334万辆;2014年我国载货汽车市场规模为313万辆,同比下降0.06%;2015年我国载货汽车市场规模为273万辆,同比下降0.13%;2016年我国载货汽车市场规模为300万辆,同比增长0.1%。

世界汽车工业在自十九世纪80年代起进行了合并和重组,最终形成了几大跨国界的国际化大集团,目前,各大集团都看好潜力巨大中国市场,为了利益而做出的各项战略安排,是各大集团的进入中国市场原动力。中国市场已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其竞争趋于白热化,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汽车跨国集团是全球化与市场竞争的主角。

正是由于汽车行业的独特的竞争格局,以及对我国市场的觊觎,导致了各大跨国集团在竞争中使出了浑身解数,因此,对我国的汽车制造业来说,所遭遇的竞争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多年来重型载货汽车被认为是最具有市场潜力,但又开发不出来的车种,在载货汽车产销总量中目前已上升到20%左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重型载货汽车产品系列,初步满足当前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有少量产品出口。重型载货汽车的产销优势集中在中国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和中国重汽集团,其产销比例占全国重型载货汽车的98%。促进重型汽车市场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1.自98年以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宽松的财政金融环境,相应的对投资有一定的拉动。

2.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公路通车里程和高等级公路增加;同时,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的复苏,扩大了对重型载货汽车的需求。

3.公路管理部门治理超限超载运输和国家严厉打击走私、取缔非法拼装车的政策措施为重型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重型载货汽车生产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出一批适销对路的产品,促进了重型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客车是指乘坐9人以上(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一般具有方形车厢,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商用车,这类车型主要用于公共交通和团体运输使用。

按照车辆长度分级:微型客车--长度3.5m以下;轻型客车--长度3.5~7m;中型客车--长度7~10m;大型客车--长度10~12m;特大型客车--包括铰接式客车(车辆长度大于12m)和双层客车(长度10~12m)两种,如上海客车厂生产的SK6141A3铰接客车和南京金陵双层客车厂生产的JL6121S双层客车。

按照服务方式不同,客车的构造亦不同,可分为旅行客车、城市公共客车、公路客车、铁路客车、游览客车及校车等类型。旅行客车是一种小型客车,座位数不超过17个。根据其外观形状,中国俗称"面包车"。城市公共客车由于乘客上下车频繁,其地板离地高度较低并设有2~3扇客门,车内设站立位置,故车内通道应有足够的高度与宽度。公路客车由于乘坐时间长,车内全部布置座席,通常只有1扇客门,乘坐舒适性要求较高,还须设有若干个行李舱。铁路客车铁路公路上载运旅客用的车辆。铁路上的客车还包括餐车,邮政车和行李车。游览客车有较舒适的座位,其车窗尺寸较大,以便开阔视野。校车是用于运送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工具。

2012年我国客车销量为507403辆,2013年我国客车销量为558931辆,同比上升10.16%;2014年我国客车销量为606918辆,同比上升8.59%;2014年我国客车销量为606918辆,同比下降1.9%;2015年我国客车销量为595382辆,同比下降1.9%;2016年我国客车销量为543413万辆,同比下降8.73%。

2017年中国客车行业5米以上客车销售221700辆,同比去年增长-12.3%,实现销售收入近千亿。其中公交销售98571辆,增长-15.4%,公路销售102021辆,同比增长-9.3%,校车销售21108辆,同比增长-10.9%。

低廉人工成本赋予中国客车产品高性价比,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明显。客车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成本的高低,国外高档客车和国产客车相比不具备价格优势,低价策略也助力国产客车在亚非拉等国家持续渗透。

质量提升显著,出口市场渐趋高端。中国的客车制造从 50 年代起步,经历改装-仿制-引进提高-自主开发,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研制开发和生产体系,国产客车无论形式、品种、设计制造水平,还是附件的品种、质量和功能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骨干企业和合资企业的工艺装备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需求趋势:

(1)全球客车市场容量仍具一倍提升空间

目前全球大中型客车年销量在40万辆左右,全球大中客保有量约367 万辆,以中国为基准测算的全球潜在大中客市场容量在 760 万辆,全球大中客市场保有量增长空间107%。2020 年中国客车出口占海外市场比重有望达 23%。

从长期来看,全球客车市场总体增长潜力巨大,预计随着人民币贬值改善贸易条件、一带一路政策拉动需求恢复,再叠加目前我国客车企业出口主要集中于非拉等欠发达地区,仍有较多的空白市场尚未开拓,海外市场增长可期。

(2)高端化

在大中型客车领域,国内市场 95%都是自主品牌,然而,一直以来,中型高端公商务用车市场却以合资品牌为主,国产品牌受制于市场、技术等约束很难进入该领域。当前国内高端公商务用车市场被以考斯特和碧莲为首的进口和合资品牌霸占,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发展自主品牌,强化中国制造品牌概念,国产客车品牌逐步进入高端公商务用车领域。

(3)新能源化

多项政策叠加推动公交电动化转型,我国新能源公交车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受国家新能源推广考核的外部要素和各地新能源转型的内部要素双重驱动,新能源公交车将在2017年继续发力,公交占比仍将进一步扩大。

纯电动产品比重继续扩大。在新能源公交比重继续扩大的基础上,纯电动公交,特别是快充类比重将进一步扩大。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补贴额度大幅减少,预计2017年,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销量还会进一步减少。燃料电池客车市场有待培育,短期发展仍然缓慢。

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继续扩大。新版准入政策从政府管理角度对新能源客车企业从严管理,在已取得准入的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中,资金匮乏且技术相对落后的企业将面临大范围淘汰风险,逾期不能满足改造升级的改装类客车企业也将自动退出。该政策有望解决市场长尾问题,将对新能源客车行业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新能源客车第一梯队竞争地位难以撼动,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扩大。此外,快充类客车类企业市场占有率有望迅速提升。

相关研究报告

中国疲劳预警系统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疲劳预警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疲劳预警系统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