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寒冬中的文艺片市场

2019-02-22 07:24阅读:30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近几年,国内艺术电影生存环境没有变得更好,其中一座大山就是资本压力。在陈凭轩看来,电影市场很大,但是很大部分被烂片分了一杯羹,艺术电影生存空间狭窄,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漫天要价,造成恶性循环。很多时候,导演不懂如何找钱,更不懂如何花钱,对于真正的新导演来说,拍片步履维艰。资本逐利,有时投机,往往会盯着那些已经成名的导演的新作品。“投资方希望押中艺术商业双赢的影片,看到《路边野餐》那样的文艺佳作,资金大量流入,最后变成花很多钱去实现一个导演的艺术理想。”最终,毕赣的第二部作品《地球最后的夜晚》跨年上映,投资方趋之若鹜,最终票房口碑两极。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电影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国内电影投资人对新人饥渴,但往往水平一般。“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有眼光的投资人挖掘新人,往往是没有拿过奖的,可以慢慢调教,资本的心态相对平和。”而制作成本抬高之后,回本压力相应变大。过去,一些大型影视公司操作十多个商业片之后,需要在履历上添一些能够带来名声的文艺片,不考虑成本和亏损,而影视寒流来袭之时,资本收紧了口袋,不再像前两年那么阔绰了。最近半年,很多小项目因为筹不到钱,无法开机,甚至拍到一半停下来。但对于一些人来说,不好的消息是另外一些人的好消息。

现在影视公司的钱确实捂得比较紧,大家都在讨论,影视寒冬会不会导致今年下半年的片荒。但与此同时,比较多的片子在做后期,如果有一个空档,这些片子正好可以填充这个空档,而且没有太多竞争。现在市场瞬息万变,不仅仅和资本有关,和政策关联也很大,大家不太清楚政策导向去哪里,很多人都在观望当中。

寒流之下,大家更珍惜手中的资金,对投资收益比和风险会更精打细算。市场上无非两种钱,大钱肯定继续投大的项目,但会更谨慎;中小体量的钱,则更多地向优质的中小成本电影倾斜。比如,导演王丽娜在拍摄《第一次的离别》前,没有任何剧情片拍摄经验,但吴飞跃觉得,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导演,王丽娜拥有一种特别简单和纯粹的特质,并且突破了很多新人导演调教儿童演员上的障碍。最终,《第一次的离别》斩获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在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也有所斩获。

类似《第一次的离别》这样的电影,出品团队优势互补,成本可控且不大,回收渠道丰富,风险小,投资收益率高。这种类型的影片一定会成为市场非常重要的选择之一。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