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探索文化旅游新路径

2016-04-14 10:41阅读:20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尽管在1988年就成为由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尽管作为南方古人类的发祥地拥有“北有周口店,南有观音洞”的美誉,但贵州省毕节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外界“难以亲近”,因为落后的交通使各大景点无法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十二五”期间,毕节投入751亿元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如今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再看毕节交通设施建设:公路通车总里程近3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里程上升至615公里;新建和在建铁路(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66公里,铁路总里程达565公里;2013年6月正式通航的机场已开通15条航线。与交通大发展同步的是,投入411亿元新建、完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百里杜鹃、织金洞、草海等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在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站在“十三五”的起点,文化又为旅游赋予了全新的增长动力。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黔西、大方两县交界处,1993年5月由原林业部批准建立,180平方公里范围内有马缨、团花、露珠、迷人等41个杜鹃花品种,被誉为“高原上的天然大花园”。1993年,毕节举办首届中国贵州百里杜鹃花节,之后每年由所属的大方、黔西两县轮流举办,但由于交通、体制、基础设施差等原因,游客进不来,加上“接待型旅游”的困扰,百里杜鹃的旅游发展十分缓慢。发展百里杜鹃旅游,正是从体制创新破题。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属毕节地区的正县级派出机构,下辖普底、大水、金坡、仁和4个建制乡56个村(居),人口11万人,面积500多平方公里。百里杜鹃党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是毕节试验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创新,标志着百里杜鹃风景区的保护、开发、建设、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2008年3月,首届中国·贵州百里杜鹃国际杜鹃花节在金坡景区举行,并通过一年一届的推进逐渐扩大影响力,吸引多项国际、国内文化交流活动落地。如,2010年3月,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希腊等22个国家的40多名驻华使节参加百里杜鹃“向世界说明中国”活动。2012年4月,第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百里杜鹃召开,百里杜鹃国际风筝邀请赛在百里杜鹃大草原举行……2013年,百里杜鹃引资10亿多元建成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并与贵州红都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空中观花游”项目,建成了1.4万亩的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产业带动作用凸显。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