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行业政策风险及市场风险分析

2018-04-26 04:19阅读:40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原创

字号

褐煤行业的发展主要以来褐煤资源的储量,褐煤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褐煤的不断开采,储量将会逐渐减少,同时目前我国的褐煤储量中可能存在一些质量较差的资源,不适合开采,这将使得我国褐煤开采面临上游风险。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褐煤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褐煤主要用于发电的燃料,随着全球对环境的关注度的提高,新能源将不断被采用,不可再生资源将逐渐被替代,风力发电、核电、水电等逐渐成为主要的发电方式。褐煤将受到风能、太阳能、核能、水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威胁。同时如果其他的动力煤的开采量大,价格较褐煤更具有优势将影响褐煤的市场。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去产能力度。由于国内煤炭产能过剩,要控制煤炭进口量。煤炭去产能去的是无效、低效的煤炭产能,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一方面促进国内煤炭行业转型,另一方面增加中国能源供给保障度和安全度。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煤炭产量将达39亿吨,煤炭消费量达41亿吨。

2017年,国家继续大力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 1.5 亿吨以上去产能年度目标任务,已超额完成。在此过程中,公司享受到了政策红利,经济指标持续优化。 2018 年,随着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将由基本平衡,向更高水平的动态保障发展,市场供需将总体平衡略有宽松。同时公司火电企业受经济增长乏力、产能过剩和环保减排及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等影响,电力业务效益或将受到较大影响。

褐煤资源的主要用途主要有以下3个方向:①煤电与供热机组的燃料;②传统煤化工产业;③现代煤炭深加工产业。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以褐煤作为主要燃料的煤电与供热机组发展空间压缩、供电量下滑,产能过剩局面呈现加剧趋势,去产能和竞价上网对煤电后续发展影响较大,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2017年退出煤炭产能1.5亿t以上,同时,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kWh以上,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传统煤化工产业存在能耗高、污染重、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等局限,其发展正面临着原料供应、环境保护、新兴产业冲击等方面的挑战。现代煤炭深加工产业仍属新兴产业,目前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存在生产工艺不成熟、生态环境约束强化、经营管理难度大等多方面困难,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及一系列节能减排方案的实施,煤炭深加工行业的环保门槛标准和要求将会更高。

褐煤生产以褐煤开采、洗选加工、销售为主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矿井水、煤矸石、煤层气、噪声、煤尘等都对区域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煤矿因井下采掘的影响会造成地表沉陷。我国政府目前正趋于更为严格地执行有关法律及法规,并可能通过和实施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这可能对褐煤企业的经营和盈利产生不利影响。

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来源于国家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国家政策调整方面有:①煤炭资源税改革,如:国家2014年下发的《关于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的通知》(财税【2014】72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煤炭资源税"从量计征"转变为"从价计征"的改革。②国家下达的煤炭行业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如:2015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六部门制定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对偏远地区的褐煤销售产生了巨大冲击。如:2014年下发的《国家能源局关于调控煤炭总量优化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国能煤炭【2014】454号)和2015年下发的《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能煤炭【2015】37号),是在我国煤炭行业遭遇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煤炭需求减弱,煤炭供需失衡矛盾日益突出情况下发的,目的是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煤炭行业脱困,促进煤炭工业长期健康发展,对煤炭行业总量调控、优化布局、项目审批、产能管理、深化改革等工作提出一系列具体意见。市场经济影响方面有:①宏观经济影响。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也是电力、水泥、钢铁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基础资源。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则煤炭需求旺盛,价格上涨,宏观经济不景气,则煤炭需求萎靡,价格下降。②行业内的竞争。国内煤炭总产能的快速增长,造成煤炭行内的竞争加剧,煤炭企业盈利空间压缩甚至亏损。③煤炭价格变化。国内煤炭市场化改革日趋完善,煤炭价格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与国际煤炭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国际煤炭价格的波动,势必影响我国褐煤产品价格。

相关研究报告

褐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褐煤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褐煤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