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积极推动纺服产业的发展

2009-01-12 12:53阅读:100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纺织业一直领跑全国,保持产量、出口量、出口创汇均列全国第一的领先水平,而东莞又是广东纺织业相当突出的城市,现已成为华南地区和中国主要的纺织品出口创汇城市之一。东莞的纺织服装制造业从七十年代末期起步,由于港台制造业的战略转移,加上东莞市地理和人文的独特优势最初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为主;后来逐步带动了民营服装加工企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外向型经济主导,民营经济比重日飞的纺织工业新格局,其中又以虎门服装和大朗毛织较为突出。

    一、东莞市的纺织服装产业现状

    改革20年以来,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纺织产业现已成为东莞市一个颇具实力和特色的行业;产品市场覆盖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大经济圈,成为东莞市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纺织产业在东莞市经济中占有相当的份量。到2001年止,东莞市拥有各类纺织、服装企业6523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23.74%,其中“三来一补”企业1210家,三资企业1622家;民营企业是纺织业的生力军,有4660家,占全市纺织企业71.4%;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4家,占全市销售超亿元工业企业的8.6%。拥有从业人员56万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以上学历近2万人,占从业人数4.46%。年生产各类服装8.6亿件(套),其产品70%远销欧、美、俄罗斯、东南亚市场。

    一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莞市以外资和民营企业为主力军的纺织产业,不断开拓、锐意创新,注重产品品牌与质量。目前,东莞市纺织工业以服装生产加工企业为主,在全市近7000家纺织服装企业中,服装类生产加工企业超过8成,拥有各类服装制衣设备70万台(套),基本上都是80-90年代国内外最新出产的各类纺织制衣设备,涌现出一批如长安福安印染、麻涌德永佳针织等超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在全市上规模的262家纺织服装工业企业中绝大部份已通过了ISO14000系列的国家环保标准企业。本行业产品结构上,根据了纺织、印染、洗水、服装及纤维制品、皮革服装、羽绒制品、毛衣、针织、服饰机件等一系列配套的上、下游行业和产品全体。以东莞市2001年规模以上纺织产品结构分布为例,纺织品、服装及纤维制品、皮革服装、羽绒制品分占65.8%、33%、0.5%和0.7%。虎门服装、大朗毛织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美誉度,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配套加工到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如虎门现有制衣厂1000余家,漂染、织布、拉链、刺绣等配套企业近100家,享誉国内外的服装集散基地,拥有象富民商业大厦、黄河服装城等现代化的时装批发商场18个,原材料市场6个经营商铺8500多家,年服装销售额近12O亿元。大朗现建有广东最大的毛织产品和原料集教地—一广东毛织市场,占地28000多平方米,从业人员8000多人,年度交易额超过2亿元。

    东莞以其特殊的地域优势,使纺织产业得到了不断地快速发展,毗邻港、澳,交通便利,资讯发达,信息通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供产销网络通顺;质量稳定,市场反应灵活,这对70%出口欧美的东莞纺织产业来讲;无疑是享尽市场先机,更快地与国际接轨,加之众多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支持和帮助,国际市场信息反馈迅速,给东莞服装业带来了强有力的生命力和引导国际潮流的作用。有专家认为:巴黎时装,东京市场反应周期是15天;对东京时装,香港反应周期是10天左右;而对香港服装,东莞反应周期仅5天。这说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东莞与世界服装潮流紧密相连。

    二、纺织产业在东莞市经济中的地位

    东莞市纺织产业及商贸网点遍布全市32个镇区,已形成让世人瞩目的庞大规模,仅大朗镇就拥有毛织企业2000多家,年产毛织产品超过亿件(套),产品40%销往欧、美、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市场,毛衣年出口额达24亿多元。虎门镇也有上规模的服装企业千百余家,年产服装逾亿件(套),总销售额为100亿元,出口和国内3O多个城市的参展商,有力地推动了东莞市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截止2001年底,东莞市纺织工业总产值为300.75亿元人民币;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1.92%;销售收入达227.84亿元人民币,占全市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10.85%;利润总额为10.31亿元人民币,占全市的13.80%;税收总额达15.4亿元人民币;占全市的11.19%;出口总额达28.1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1.37%;从业人数56万,占全市20.69%。由此可见,纺织产业在东莞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三、东莞市积极推动纺织产业的发展

    东莞市纺织产业的发展,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入WTO后,市政府作出了全新的战略构想:向品质、规模和品牌方向发展,实现由制造业基地向国际制造业名城的转变。为实现这一战略,东莞市将整合纺织服装制造业资源,朝合力打造东莞服装品牌的目标迈进。

    (一)东莞纺织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东莞服装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城市这一战略为中心,按“一网两区三张牌”的工作思路,及时抓住世界经济新一轮结构调整和服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从战略上规划调整东莞市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东莞市传统纺织服装工业,大力发展配套产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重点发展一批具有综合配套能力的大公司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努力把东莞建设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国际化的服装制造业名城。

    (二)东莞纺织工业的主要发展政策措施。

    以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率先基本实现代化为总目标、总任务揽全局,以提高东莞服装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调整结构,推进创新,大力抓好东莞市纺织工业的规划发展工作,综合运用经济、总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营造一个利于东莞市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良好社会大环境,推动东莞市纺织工业的升级换代。

    1、按“五高”原则加快东莞市纺织服装工业“一区两镇”规划开发进度。

    东莞城区是未来东莞的经济产业中心。东莞市委、市政府按照“高强度投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引进”的“五高”原则,致力于建设一个规模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创新创业活跃,科技人才荟萃的纺织服装产业化基地,争取吸引一批国际纺织制造业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前来投资办厂,引进一批纺织服装配套装备工业项目,吸引高科技研发机构以及高层次的纺织工业技术开发人才落户城区。此外,作为东莞市纺织服装工业根据地的“两镇”主要是指虎门和大朗,其中虎门镇早在5年前就专门制订了虎门服装发展规划“十个一”,并计划开辟了一个知亩服装工业园,内分工业区、商住区、娱乐休闲区,附设有56万平方米的一系列配套生活设施,作为虎门服装企业拓展国内和进国际市场的重要产业化基地;同时正打算在现有服装市场的基础上新增设一个服装步行街,一个皮具服装市场和总投资达20亿,占地28万平方的配套物流中心。

    大朗镇努力打造“中国毛织重镇”,优化政策环境,根据自身实际研究制订出口扶持本镇毛织发展的优化措施,从田地、用电、用水、用工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已建成了广东最大的毛织产品和原料集散地—一广东毛织市场,并正在规划建设两个共占地3000多亩的大型民营工业园区,让毛织业入园规范发展。

    2、大力扶持东莞市民营服装工业的发展,提高东莞市民营服装企业的国际综合竞争力。

    目前,东莞市纺织服装工业企业为数众多;其中又以民营服装工业为最,全市达4600多家,雄居东莞市工业行业企业数的首位。但占居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外资服装企业。东莞市委、市政府为推动东莞经济可持续发展,继续调整和优化东莞市遭受的纺织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制订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还兴办了东莞市首届“民营经济博览会”;组织了多家民营服装企业参展,实行政府搭公;企业唱戏,大力发展东莞市民营服装工业,推进东莞市民营服装工业逐步实现“产权结构、经营领域、发展方式、扩张手段和产品更新方式”等五大转变,鼓励东莞市民营服装工业引进技术和人才,形成自主设计创新能力,发展纺织服装专业化分工协作,在地方产灶政策、资金经营,技术立项等方面大力扶持东莞市民营服装工业的发展,提升东莞市民营服装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3.实行“三个放开”,推动东莞市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放开技术要素市场。最近市政府制订出了《加快东莞市中介组织发展的若于意见》,为东莞市行业中介组织发展大开“绿灯”,同时又从建筑、中介、规划、设计、技术、土地、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入手,从纺织工业项目的技术立项审批、资金筹措、技术设备引进、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着眼,建立东莞市重要纺织工业企业联手备筹制度,完善社会政策配套服务,进一盘出政府政策资源和行业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放开招商渠道。目前,东莞市委、市政府正在开展广泛和政策调研,准备制订出《东莞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措施》,进一步放一招商引资的渠道,下放审批权限,积极推动纺织工业投资领域作内外和更深广的层次开放,鼓励其参与东莞市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鼓励其投资兴办各类纺织工业项目。三是放开用渠道。按照“放手使用,大胆引进,积极培养”的原则,大力引进纺织工业专门人才,重点引进一批熟悉WTO规则,对国际、国内纺织工业发展了如指掌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引进一批国际、国内高水平的时装设计师,引进一批装备研发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的技术力量。目前,东莞市委、市政府已制订优惠措施,拟在全国公开招聘100名博士,从中将选择一些纺织工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东莞市纺织服装行业中去,并具体规定,凡是博士以上的纺织工业专才来莞择业的;家属户籍可以随迁,并免收城市增容费,一年仙其本人每月给予2000元生活补贴,直到就业为止。

    4、明确主攻方向,调整优化东莞市纺织工业结构。

    我国加入WTO后,东莞市纺织工业正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服装出口限额的取消,国际市场准入的门槛会进一步的提高,东莞市纺织工业正面临两方面国家绿色壁垒和贸易技术壁垒的钳制。为此,从产业配套开发的角度出发,东莞市将依托重点镇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明确以绿色生态纺织服装和服装生产加工设备为主攻方向,加快建立健全纺织服装工业技术创新和装备开发配套体系,通过引进与开发并举,发挥东莞市规检,配套和地利等优势,力争在核心装备研发、自主产品设计,经营管理上提高参与度三个关键环节上取得有效突破,加大东莞市纺织工业科研开发和投入的力度,提高纺织工业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我创新能力。

    5、加强行业管理,通过会展经济宣传推广东莞服装。

    为加强对东莞市纺织服装行业的管理,东莞市先后成立了“东莞市服装服饰协会”、虎门镇服装协会、虎门服装设计师协会、大朗民营毛织协会等行业组织,按照“协调、管理、指导、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协会的松梁和纽带作用;通过组织企业交流察、办展、参加培训学习等形式,为东莞市纺织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如市服协创办了《东莞现代服装》,大力弘扬和宣传东莞服装服饰文化,并成功主办了大朗毛织产品展示会,并在沈阳、大连、哈尔滨三地成功地举办了大朗毛织服装表演,展示和游活动,举办了大朗毛织发展研讨会和全国首届毛织服装模特大赛,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轰动效应,又如虎门服协自1996年举办首届虎门服装交易会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虎门服装交易会已成为虎门服装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内涵不断深化的一个平台。今年第七届虎门服装交易会实显“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的新特色,6天展会时间完成合同交易额27.9亿元,比第六届增长38.11%,与外商签订投资协议9宗,合同投资金额近2亿元;虎门服装正逐步走向世界。

    6、创品牌,打造国际纺织服装制造业基地。

    一是实施服装品牌战略。随着中国入世,东莞市将品牌战略列入纺织产业,进一步扩大发展的整体规划中,鼓励企业做出口贸易,利用地域优势和现有的国际制造业基地的美誉度,更多地吸引外商或国内的纺织服装业财团前来投资,共铸区域服装品牌。

    二是利用结构、地域和科技优势抢占国内外市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业的竞争将更加公平和激烈。在“与狼共舞”的情况下,为扩大外贸出口,抢占市场;东莞市将加快“引智、引资”工程的实施,加快建立服装企业人才信息网络,加紧对设计人才的吸纳。在培育以及开展国际质量认证,著名商标申报工作的同时,一方面瞄准欧美、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广阔空间,加速产品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大力扶持、培育东莞市服装纺织特色产品的生产出口,积极推行产品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突破发达国家绿色壁垒和贸易技术壁垒的钳制,加快企业从劳动加工型向技术开发型的转变。

    三是“合纵连横,整合服装产业资源”。全力打造国际制造业名城。企业间只有合作性的竞争才能创造共赢。为打造国际制造业名城,政府将引导有实力的纺织服装企业通过兼并,合资,企业间交叉持股的方式实现企业间的纵向联盟,优化企业产业链条。东莞市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纺织服装企业有24家,有较大规模,但面对入世后,国外大企业财团资本渗透和规模优势的威胁,也坚定了横向联合,加快资源整合,建立区域品牌服装经济的步伐。虎门、大朗两镇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缺乏打造地域品牌的合力,所以必须发挥两镇的优势互补作用,让其成为龙头带动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国际纺织服装制造业名城。

    经过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培育和发展,作为我国著名的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东莞,正在打造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其纺织产业不但成为东莞市的三大支柱行业之一,而且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形成一个较具特色的纺织服装产业化基地城市。

    东莞纺织工业过去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这不仅有赖于党和国家的开放改革政策,更有赖于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悉心规划和栽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更迫切期望能得到国家纺织工业政策的扶持,助东莞纺织工业结构调整一臂之力,令东莞纺织服装工业更上一层楼。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